“呵呵,你们跟随张远主司要好好做事,他日前途无量。”范明尘笑着开口。</P>
裴声等人年岁不够,如今还没有正式入镇抚司,只能算是张远私兵护卫。</P>
大堂之中,张远走到门前,向着范明尘拱手。</P>
“主司大人!”范明尘面上带着惊喜,快走几步,向着张远躬身。</P>
“主司大人能想到我范明尘,范某就算为九林县出力,鞠躬尽瘁也值得。”</P>
范明尘本是学堂教习,后来在张远的帮助下得到庐阳府府学博士之位,算是有了官身。</P>
天下儒生无数,能得官身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学文识字,只能靠着做一些记账、录文的活计。</P>
能凭文为官者,世间极少数。</P>
一个府学博士,就足够范明尘追寻一辈子而不得。</P>
他做梦都没想到张远会请他来九林县做县学的祭学。</P>
那可是从七品的祭学,乃是与县令、镇抚司司首同等地位的一县之地三巨头。</P>
就算九林县施行军管,一切大权都在镇抚司,可范明尘不在乎这些。</P>
范明尘在乎的是祭学身份。</P>
当陈家河敲门,请他来九林县做祭学时候,范明尘连一丝犹豫都没有,直接留下给府学的书信,带着两位亲信学生,连夜往九林来。</P>
他是说九林县事情必然极多,要最快时间来,其实是一刻都不想耽搁,不想耽搁成为县学祭学。</P>
“九林县新建,事务繁忙,千头万绪,县学事情就要仰仗范先生了。”张远看向范明尘,拱手开口。</P>
范明尘这人张远了解,对做官是有些痴迷的。</P>
好在其儒道修为不差,也是真有学识的。</P>
让其来九林县最大的好处是,此人行事颇有些圆滑,不会成为张远行事的掣肘。</P>
“责无旁贷。”范明尘神色郑重的拱手还礼。</P>
“对了,这是欧阳御史转寄的信件,正好交给主司大人。”范明尘将背着的包袱拿下,掏出其中一份厚厚的信件。</P>
张远接过,见其上字迹是欧阳凌的。</P>
“主司大人,来的路上陈家河已经大概将如今九林县的困局讲给我听。”送了信,范明尘再次开口。</P>
“若是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寻本地乡绅,募集修建县学的物资,还有建造县学场地。”</P>
“至于那些不识仙秦威严的乡绅,范某也想办法惩戒一番。”</P>
范明尘信心满满,朗声开口。</P>
区区乡绅,土包子而已,竟然敢拿捏官府?</P>
张远他们还是出身镇抚司,武者思维,不知以儒道手段治理一方。</P>
为官之道,当恩威并施,当以大势压人。</P>
九林县这地方,确实需要他范明尘这样老成持重,儒道修为精深之人来坐镇。</P>
“好,那就劳烦范先生了。”手中拿着欧阳凌信件的张远点头,将九林县祭学玉印从长案上拿起,交给范明尘。</P>
接过玉印,范明尘面色肃穆,眼角抽动,强压住满身激动的颤抖。</P>
今日之后,他范明尘就是九林县二人之下,万人之上!</P>
看范明尘走出大堂时候脚步踏在门槛上,差点摔倒,张远轻笑摇头。</P>
什么人做什么事,如今执掌一方县域的他,要做的是知人善用。</P>
回到后堂,拆开信件,张远面上露出微笑。</P>
“闻君将主政九林,思虑再三,凌总结为政之要,供君参详。”</P>
“主政戒疑,疑人不用。”</P>
“主政当勤,勤政勤民。”</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