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一来到简宁家,就睁大圆圆的眼睛,这瞧瞧那看看,好像对什么都充满了新鲜感。</P>
追随着曲声,崔云曦抱着团团一路攀上二楼,直奔露台。</P>
前脚踏进露台,凉风习习,简宁却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睡裙坐在遮阳伞下。</P>
这把遮阳伞还是夏天的时候,崔云曦给她安装在露台上的,为了让她坐在这里乘凉时防晒所用。</P>
时下正值夏末秋初,夏日的繁华日渐淡尽,天空清澈悠远,干净的没有一丝云彩。只剩下那纯粹的湛蓝,像是被墨水渲染过一般。</P>
盛夏以澜,清秋将至,没有了夏天的炎热,也不会有秋天落叶缤纷的凄凉,这就是夏末秋初的模样。</P>
秋天的步伐越来越近,也确实平添了几丝凉意。</P>
瓦蓝瓦蓝的天空下,一把大大的五彩缤纷的遮阳伞下,坐着一位白裙及膝、乌发及腰的少女。</P>
少女淡淡的背影带着淡淡的一抹忧伤,像极一副构图独特而瑰丽、色彩丰富而饱满的油画。</P>
团团看呆了,望着眼前的女人,眼睛都忘了眨一下。</P>
时间像是静止了,只有《卡农》的音乐悠悠扬扬地飘洒出来,在这个秋初的时节,平添了几份悲凉。</P>
团团猫在崔云曦的手掌中,毛茸茸、软乎乎。</P>
它回头瞄了一眼崔云曦,崔云曦冲着它暖暖一笑,轻声地说:“去吧。”</P>
团团吐舌头舔了舔他手掌,“哧溜”一下从他掌心跳到了地面,然后蹦蹦跳跳地奔着遮阳伞下的少女奔跑过去。</P>
当它跑到简宁脚边时,停了下来,抻长脖子冲着她“喵喵”地叫了好几声,就像初次见面跟她打招呼似的。</P>
简宁听到猫咪的叫声,一脸的惊奇。</P>
惊奇还未消散,她就感觉到脚踝处痒痒的,原来是团团在用它毛茸茸的脑袋来回地蹭她脚脖子。</P>
她被团团逗得心花怒放,弯下腰伸出手去在脚边摸索着找猫咪。</P>
团团是个小机灵鬼儿,见势一跃跳到她腿上,蜷起四肢趴在她两腿之间,一下一下舔她的手心。</P>
简宁“咯咯咯”笑起来,多日未见的笑容灿烂得如同午后阳光般温暖明媚,沁人心脾。</P>
崔云曦欣慰地轻轻一笑。他走近前,随手关掉了《卡农》。</P>
简宁一边用她的纤纤玉指轻抚着团团的毛发,一边眉开眼笑地说:“你来啦?”</P>
还未等崔云曦回答,她又自顾自地问:“这只小猫咪也是你带来的吗?”</P>
“嗯。”崔云曦轻声地回应她,紧接着他又说道:“它叫团团,‘团圆’的团。”</P>
“团团。”简宁嘴里反复叨念着,手上从未停止过对团团的爱抚。</P>
“这个名字起的好,团团圆圆,幸福安康……”她自言自语道。</P>
简宁径自思绪飘渺,崔云曦也或多或少被她带入了情绪。</P>
白泽和他母亲给这只小猫起名团团,寓意就是他们母子团圆,乐享天伦。</P>
然而现实是何等残酷!</P>
白泽为了生存,只能把母亲送去养老院,自己也因此误入歧途,身陷囹圄,就连母亲去世也不能守候在侧。</P>
“团圆”,又岂非自己的写照?</P>
生来无父无母的他,无时无刻不盼望亲人团聚,祈盼亲情温暖,渴望自己可以享受到家庭的温馨和幸福。</P>
但是,他没有!一直都没有!什么都没有!</P>
就在此时,听到简宁喃喃自语地念道:“自夏及秋,频频出入。送旧迎新,奔驰不歇。十字街头忽吃攧,起来拾得胡饼只。今日不辞举似诸人,团团圆圆,皎皎洁洁,十成脱似中秋月。”</P>
这是宋代释惟一所作的一首诗词,名字叫作《偈颂一百三十六首》。</P>
这首诗词描绘了自夏季到秋季的景象,以及作者频繁的出入和奔波。诗词表达了送走旧日的,迎接新的挑战,以及作者在十字街头偶然发现胡饼并拾起的情景。</P>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不辞辛劳的工作态度与乐观精神,并将自己与月亮的圆满、洁净相比拟。</P>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的日常生活场景,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情绪。</P>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于工作的热爱和努力,以及对于人生中各种机遇的珍惜和把握。</P>
诗中的对比和象征手法,将作者与中秋之夜的明亮月亮相联系,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光明和纯净。</P>
整首诗词以简短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并珍惜和把握每一个机会。</P>
此刻简宁突然吟出这首诗词,难道是她有感而发吗?抑或是她得到了顿悟?</P>
他看看团团,它窝在简宁怀着,闭目养神,被她抚弄得很享受的样子。</P>
而简宁看上去也很喜欢它,摸起来肉乎乎、毛茸茸,手感极好。</P>
再加上团团乖巧机灵,她和它大有“一见如故”之感。</P>
突然,崔云曦萌生出一个念头,他兴冲冲地对着简宁说:“简宁,不如你重拾画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