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四段讲述(1 / 2)

行吧。

骆一航又一次先将自己人的保护起来。

跨过最前面一堆问秦秋雁的问题,先请张教授介绍秋雁九号在皮营圪台村,在库布齐沙漠腹地,为什么产量还能这么高。

这个问题也很重要。

张教授这几天闷在屋子里也没闲着,带着学生们都给分析明白了。

此时深入简出,用最简单的语言,以及最少的科学名词,将原因介绍了出来。

大体原因和之前分析的一样。

首先,日照时间长,而秋雁九号又是一个非常耗光的作物,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合作用下形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一部分分解成能量提供给植物活着,另一部分在酶的作用下形成淀粉和其他有机质。

秋雁九号淀粉转换酶的控制阀是没有的,在开始长土豆之后,剩下多少葡萄糖都优先形成淀粉。

因此,光合作用越强,淀粉越多,长得就越多、越大。

其次,就是沙土空隙大,阻力小,底下根茎扩张没压力。

第三,沙漠土壤虽然贫瘠,贫瘠就是有机质含量少,但是偏偏秋雁九号偏科严重,不需要什么有机质。

光合作用产生的糖都直接合成淀粉了,甚至合成表皮的纤维素都不够,其他什么氨基酸啊、脂肪啊、蛋白质啊、有机酸啊,就根本捞不着。

主要原料没有,其他那些有机质也不咋需要。

三者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一个奇迹。

啊,原来是这样。

各路媒体终于都明白了。

秋雁九号的高产,是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接下来,还不是秦秋雁。

骆一航又请支书讲述了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那些困难。

老支书非常明白,这是他们皮营圪台村的大机遇。

讲的又是亲身经历,过程早就烂熟于心。

登台之后,就用他那特有的,如诗般的语言。

以第一人称视角的亲身经历,讲述了种植过程中,遭遇到的干旱、断水、大风、鼠患,重重困苦。

老支书讲完后。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一段太精彩了。

媒体们在台下热烈讨论,讨论的内容是这段绝对吸引人,完全可以作为报道的重点,并且深入挖掘。

许多媒体连小标题都想好了,《这是一种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万古传承的艰苦奋斗精神!》

待讨论告一段落后。

骆一航再一次请上了张教授。

这一回,将时间拉回到了几个月前。

张教授和骆一航两个人,互相补充,从两个角度,组织者以及参与者的角度。

说起了在皮营圪台村种植秋雁九号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和考量。

在沙漠中,不但要种田,还要种好田。

不仅仅要丰收,要收获,还要保持这里的水土,保护这里的生态,做可持续发展。

绝对不能竭泽而渔。

为了这一目标,无数科研工作者众志成城,共襄盛举。

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最好的设备拿出来,最好的技术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