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1 / 2)

但这就够了吗?</P>

对赵元来说远远不够,因为这一幕不过是意料之中。</P>

魏无期能够不远千里来这偏远小城关心流民问题,自然不会是昏庸之辈。</P>

受他那一番流民疾苦的言论感染,又岂能无动于衷?</P>

至于鲁海漕会识时务地选择低头,也不过是他两面三刀的华丽表演罢了!</P>

何况魏老只是警告,就算对方不敢明着报复,可暗中谁又能保证?</P>

面对鲁海漕这种官场老油条,一旦动手就算不能制服,也得让他感觉到疼痛。</P>

是以赵元始终面无表情,仍在暗暗思寻着机会对策。</P>

思寻着能让鲁海漕彻底感觉到疼痛,而且短时间内再不敢对他动歪心思的机会对策!</P>

事实上,人老成精的魏老,也早就察觉到了什么。</P>

鲁海漕因为文会心存私心,才会带着众人公然污蔑赵元诗词作假。</P>

而赵元也有借他之势狐假虎威的意图!</P>

好在赵元是真的学识渊博,甚至出发点儿也是好的,为了安置流民。</P>

以至于之前让他颇为不满的那些张狂言行,现在看来倒也不算什么了。</P>

当然,他之所以从一开始就默不作声静观其变,主要还是因为想试探赵元的才学。</P>

现在这种不满,早已彻底消失!</P>

因为鲁海漕文会私心在前,懈怠流民问题在后,更让人失望。</P>

相比之下赵元表现得太优秀了,优秀得让人惊叹,无可挑剔!</P>

所以在众人噤若寒蝉的紧张回应中,他却视而不见地将目光放在了赵元身上。</P>

这一刻,他盯着赵元就像发现了一座宝山,双眼放光越看越喜欢。</P>

沉吟间不由笑呵呵道:“对了,方才小友还说,苏丫头欲邀你再做诗词是怎么回事?”</P>

正执杯斟茶的苏晓蝶,闻言纤手不由一顿。</P>

但旋即就反应到了什么,一脸玩味儿地挑眉看着有些失神的赵元,接话道:“的确!此时此刻,不知公子还能诗词否?”</P>

魏老心心念念着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此行就是想让赵元补全这首词。</P>

现在赵元的表现远远超出预料,魏老明显是等不及想要他补全诗词了。</P>

“哦?”</P>

然而正思寻对策的赵元,闻言也一下子回过神来。</P>

正愁没有机会对策,魏老这一问不正是送上门的及时雨吗?</P>

是以他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迟疑了一下,又意兴阑珊地摇了摇头。</P>

“先前知府大人对于所作诗词的质疑,已让小子深感不安。”</P>

他风轻云淡地瞟了眼知府鲁海漕,感慨又道:“史书有云,士以志气为前,不以学问当先,读书人当以四海为量,以千载为心!是以更让小子明白,即便有些才学也不可恃才傲物逞一时之能,否则容易招惹祸端,徒增无妄之灾啊!”</P>

此言一出,众人神色又是霍然一震!</P>

就连魏老也是浑身一颤,惊讶无比。</P>

完全没想到赵元随口一言,就又是让人振聋发聩的文道至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