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江,我匆匆寻了个体面的当地书香门第,准备了嫁妆。
命下人们收拾了行李,嫁了黎娘,黎娘穿着红嫁衣,涂得鲜红的唇瓣娇艳欲滴。
她被人扶着,珠帘半遮掩的面容,她平静又绝望,与我告别,“姑娘,不带我回去了?”
我避着她的眼,只说,有几分愧疚,回她,“嗯,将你许个好人家,不用跟着我四处奔波了。我自然放心。”
黎娘又说,“姑娘这是,等酒席散了就要走?”
我再次点头。
黎娘,带上几分哭腔,或许眼底噙着泪,“可,镯子,还有几日就到了。”
我耐心尽了,“不了,回坞的生意那边需要我去,我也不喝你的喜酒了,至于镯子,你送了我不少东西,这一件我就不收了,你留着自己戴吧。”
我坐上马车,匆匆离去,未曾回首。
自然不知,黎娘后况。
商队,去回坞路上,我坐在马车里,一颠一颠路程,马蹄踏地,车轱辘声,细碎的传来。
还有手下们,闲聊之语,“过几日,便是中秋了,回坞离古道镇很远,这里倒是离古道镇还近。”
叹气声,“哦,我家倒是离回坞近,姑娘在回坞做生意,招的我。”
我内心,快中秋了?今年中秋不似往年,在外漂泊,陪我过节的又少了个黎娘。
“哈,我古道的,看来还是我跟姑娘亲些,今年又回不去了。我父母妻儿估计巴巴等着我的信呢。等会儿写封信吧。”
“我倒是,挺好,回坞做生意,我可以回家啦!”
他们倒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另外又有,压低的声音,“你们,说,黎娘她,怎么。”
“别说,姑娘她听得到。”
然后沉默一会儿,又是天南地北,高谈阔论。
我听得倒也有趣。
不知,阿姊会回去过中秋吗?
如若她在,我倒也可以回去看看!
做了决定,我大声喊了句,“停车。”整个商队停了下来。
我拿了包袱和些许金银细软。掀开车帘,下了车。挑了匹马,找了李云,交代了回坞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