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海防队抢得先手,似乎不经脑袋的脱口而出:“每个人分17个苹果……”刚说完就发现不妥,不可能这么简单的算术题,但又一时想不出正确答案。</P>
“回答错误,继续抢答,开始!”</P>
“嘟——”这次龙岗队的李华耀抢得先手“把苹果榨成果汁分配。”</P>
“回答正确,加10分。能解释一下吗?”董君问李华耀。(</P>
“因为苹果有大有小,每一个都不一样,所以,只有榨成果汁,用量筒分配,才是最公平的。”李华耀思路敏捷的回答。</P>
“请听题!第二题是:一个西瓜用4刀切成九块,怎么切法?开始!”</P>
“嘟——”马六甲队抢到:“用井字型的切法。”</P>
“回答正确!加10分。请听题,第三题:5比o大,o比2大,2比5大,这是怎么回事?开始!”</P>
“嘟——”这次袁木抢到:“这是在玩剪刀、锤子、布的游戏。”</P>
“回答正确!加10分。请听题,第四题:一次宴会上,一对夫妻同所有客人共握手48次,请问这次宴会上共有多少人?开始!”</P>
“嘟——”海防队又抢了一次选手:“……二十……二十六人。”海防队差不多读秒为零的时候,才给出答案。</P>
“回答正确!加10分,请听题,第五题:放大镜不能放大的东西是什么?开始!”</P>
“嘟——”李华耀又抢得了一个便宜:“角度。”</P>
“回答正确!加10分。请听题,第六题:有8个外观一模一样的球,其中一个比另外七个略重,在不用砖码的前提下,最少要称几次,才能找出这个略重的球?开始!”</P>
白马队抢得:“至少两次。”</P>
“回答正确,怎么解释?”</P>
“把8个球分成3组,一组2个球,另外两组各3个球,先将3个球的两组进行称重,如果重量相等,再将另两个称重,即可找略重的球。如果重量不等,就从重的这组任取两球称重,如果该两球重量不等,即可找到略重的球;如果该两球重量相等,那另一个球即是略重的球。”</P>
“加10分;请听题!第七题:将8个橙子装进5个布袋里,如何让每个布袋里的橙子数量都是双数?开始!”</P>
普林赛萨港队抢到:“先用4个布袋各装2个橙子,再将4个布袋一起装进第5个布袋。”</P>
“回答正确!加10分,不知不觉,已到了抢答环节的最后一道了,提醒一下最后这道题有点长,回答也需要点时间,请各位选手认真听题。第八题:一个猎人带着一只羊、一只狼和一捆白菜回家,路上遇到一条河,河边只有一条小小的竹排,一次最多只能载着猎人和一样东西过河。但猎人不在的时候,狼会吃羊,羊会吃白菜,请问要怎样过河,才能保证羊、狼和白菜都能安全到达对岸?开始!”</P>
这道题各队似乎都不敢轻易出手,说着迟,那时快,“嘟”袁木抢得先手。</P>
“猎人选先把羊带过去,再回来把狼带过去,放下狼后,又把羊带回后把羊放下,把白菜带过去,最后再回来把羊带过去。”</P>
……</P>
第四轮结束后,各队的得分情况:白马队90分;三宝垄队80分;马六甲队90分;林塞萨港队80分;海防队70分;实龙岗队120分;芭提雅队70分;北海队120分。</P>
第五轮:综合风险抢答题,共5题,每题10分,抢答错误倒扣10分。</P>
“前四轮结束后,实龙岗队和北海队并列第一。分数遥遥领先,不过比赛还没结束,一切皆有可能!”董君又在调动现场氛围,让最后一轮的比赛进入白热化的状态。</P>
“请听题!第一题:自然界中有哪些基本力?刘慈欣在《三体》中所描述的‘水滴’探测器,它的物质是由哪种力构成的?开始!”</P>
“嘟”袁木先下手为强,因为他就是《三体》的铁粉。</P>
“自然界中有四种基本力:引力、电磁力、弱力、强力。《三体》中的‘水滴’的物质是由强力构成的。”</P>
“回答正确!两位嘉宾有什么要补充的吗?”</P>
“那就做一下科普吧!”蓝芊芊说道:“引力,即万有引力,是客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电磁力即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弱力即基本粒子之间的作用力;而强力则是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四种基本力中,引力是最弱的,弱力则次之,电磁力是第二强的,强力是最强的,大约是电磁力的137倍。”美女科学家又继续科普道:“现在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大统一理论’,希望能够统一描述这四种基本力。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力和磁力,格拉肖等人也提出了弱电统一理论,时至今日,强力依然没有被统一,引力更是块难啃的骨头,同学们,未来就看你们的了……”</P>
“第二题:爱因斯坦的‘五大预言’是什么?开始!”</P>
李华耀抢到:“爱因斯坦的‘五大预言’是:1、光速不变预言;2、质量等于能量预言;3、光线弯曲预言;4、黑洞预言;5、引力波预言。”</P>
“恭喜这位同学,你的回答正确。”董日华教授说道:“不过,准确来说,黑洞并非全是爱因斯坦的预言,是史瓦西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公式,推导出黑洞形成的条件,这就是着名的史瓦西度规。”</P>
“第三题:太阳系中曾经有‘九大行星’后来改为‘八大行星’,为什么?”</P>
“嘟”又是李华耀,他的手就好像已经粘在抢答按扭上一样。</P>
“因为所谓的第九颗行星——冥王星,体积过小,这样体量的星体在柯伊伯带还有很多,所以,冥王星不符合行星的定义,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归入‘矮行星’行列。”</P>
“回答正确!”董日华教授又补充道:“有成为‘行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以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恒星运动;2、质量足够大,能够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3、能够逐渐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其他物体。显然,冥王星除了第一个条件勉强符合外,另外两个条件都没有达到。所以,它只能是矮行星。”</P>
“现在只剩最后两道题了,这是一个关键点,也是一个冠军点,如果实龙岗队再答对一题,将成为今天比赛的冠军!”董君提醒比赛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P>
“第四题: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所有生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但地球上却存在看极少数逆生长的生物,你能指出一种并作简单的说明吗?”</P>
……***伸出的手犹豫了一下又收了回去,袁木正在思索……</P>
“嘟——”马六甲队抢先回答:“玻璃海鞘。这种刚出生的玻璃海鞘很像小蝌蚪,有眼睛有脑袋,尾部很发达,中央有一条背索,可以在海里自由的游动,但它长大后——也就是几小时后,它的尾部逐渐萎缩,直至消失,神经管也退化到一个神经节,然后用前端的突起吸附在其他物体上,像一种植物。这种生长的变态与进化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就称之为逆生长。”</P>
“回答正确,两位嘉宾,有何点评?”</P>
“回答非常准确完美,我已无话可说。”董日华教授装出一副被征服的样子。</P>
“最后一道题了,关键中的关键,这还是新加坡实龙岗队的冠军点。这里面存在三种可能:一是实龙岗队答对了,冠军就是他们的;二是其他参赛队答对了或者北海队答错了,冠军还是实龙岗队的;三是北海队答对了,那他们就是跟实龙岗队打成平手,冠军准属,还有加赛一题方知分晓。”董君的分析一下子听起来有点晕,但比赛现场到了一个高潮点。</P>
“第五题:给你一艘船,只能走海路,你怎样从黑海到达大西洋?请描述你的航线。开始!”</P>
袁木不敢多想,果敢一按:“从黑海起航,通过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来到马尔马拉海,再穿过达达尼尔海峡来到爱琴海,然后航向地中海,最后穿过直布罗陇海峡,就到达了大西洋。”</P>
现场好像有十几秒钟窒息般的寂静,接着掌声响起……</P>
“我刚才真的快要窒息了,太精彩了。”董君不无夸张的说道。</P>
最后一轮的得分情况:白马队80分;三宝垄80分;马六甲100分;普林塞萨港队80分;海防队70分;实龙岗队140分;芭提雅队70分;北海队140分。</P>
“实龙岗队和北海队目前并列第一,按照比赛规定,需要加赛一题,一题见分晓。答对了,你就是冠军,答错了,对方就是冠军。”</P>
“请听题: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追问,在广袤天垠的宇宙中,有外星文明的存在吗?请根据‘费米悖论’和‘黑暗森林’观点作出简要的解释!”</P>
“嘟嘟——”李华耀和袁木几乎同时按下抢答按扭,但电脑显示,袁木快了0.1秒。</P>
“‘费米悖论’的大意是:宇宙足够古老——已有137亿年,行星足够繁多——有2500亿多颗,而宇宙空间有限,只有10万亿光年,按照概率,宇宙中肯定有外星文明的存在,所以,如果有外星文明,它应该是来过地球的,但目前的证据表明,没有外星文明来过地球的痕迹。这就是费米悖论所描述的有关尺度和概率与证据稀缺之间的矛盾。”袁木停顿了一下,作了一个浑呼吸。</P>
“由此可以推论:1外星文明可能存在的或者曾经存在过,只是还没有接触我们;2外星文明可能已来过地球,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3也许外星文明根本就不存在;4‘黑暗森林’法则:宇宙中存着不同的文明,但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他们遵守着丛林法则,拥有“清理其他文明”和“隐藏自己”的本能,所以他们不会贸然出现,更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位置。”</P>
……</P>
现场又出现了窒息般的寂静……</P>
“回答正确!”董君难掩内心的激动:“现在我宣布,获得‘首届泛东南亚友好城市青少年趣味科普知识天行者杯大奖赛’的冠军是——北海队!”</P>
台下黄家兴老师和周怀芬等同学早就兴奋的唤呼起来……</P>
“下面有请市领导和赞助单位——‘天行者实验学校’的代表上台为获胜者颁奖……”</P>
龙格这次作为天行者实验学校的代表上台为获胜的队伍颁奖,他把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颁发给了袁木:“恭喜你袁木同学。”然后又握住袁木的手,低声说道:“颁奖仪式结束后,我在台下等你,我们聊一下?!”</P>
袁木愣了一下,他当然知道天行者实验学校,那是他一直向往的学校。当他在网上看到天行者实验学校的招生简章,就第一时间投递了他的个人简介和入学申请,不久前也参加了天行者实验学校组织的视频考试。</P>
“同学们,来宾们,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你们好!今天的比赛可以说‘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也应验了那句古话:自古英雄出少年。”董君热情洋溢的结束语:“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而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今天,让我们以这里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扬帆远航,去探索、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去创新,去畅想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