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畅低头,看了看他的工具,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P>
沈龙看着他好奇,主动开始介绍道。</P>
“我们采挖石耳,主要需要这三种工具。”</P>
“一是这草绳,它的制作,可是十分讲究的。”</P>
“怎么说?”齐天鸣也好奇的问道。</P>
“这种绳子,要用上等苎麻拧成,要用两股,分左右旋向绞合。”</P>
“为啥分左右旋向绞合呢?”</P>
“这个我来给你解释一下吧。”顾国庆笑道。</P>
“左右绞合的绳子,在空中左旋转时,则左旋股紧右旋股松,当绳子向右旋转时,则右旋股紧左旋股松,这样才不会使绳子因两股同时强力绞结而扭断,以保障安全。”</P>
“这可是古代山村人的智慧结晶啊!以前用的,都是这种绳子!”</P>
“牛逼!”齐天鸣感叹道。</P>
“这个叫做刮铲。”</P>
沈龙举起一个像是普通的金属饭瓢一样大小,但柄部较粗的东西。</P>
“这是用来干嘛的?”顾畅问道。</P>
“这刮铲,是用来刮取石耳的,这刮石耳,讲究一刮到位,绝对不允许有第二下!毕竟在空中待的时间越长,生命危险也就越大!”沈龙解释道。</P>
众人点点头,纷纷仔细瞧了瞧这小小的刮铲。</P>
“最后就是布袋,用来盛石耳,因为布袋最轻便,也不和岩石发生碰撞,所以它最合适了!”</P>
“不过如今,也有人喜欢用塑料袋,比布袋还轻便,就是怕磨,不如布袋耐用!”</P>
几人看着这三种工具,感叹不已,不得不钦佩古人的智慧!</P>
这三种工具,都是在古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下,最适合的工具了!</P>
“以前进山挖石耳,可得有很多禁忌哩!”沈龙旁边,一位崖岭村的村民说道。</P>
“哦?什么禁忌,快说说!”齐天鸣就喜欢听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