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韦登基不久,就命令宫女们不准穿内衣,以便他随时临幸,</P>
接着全国选秀女,准确来说,不是选,而是抢,</P>
太监们看见哪家女儿貌美,立即派人抢进宫,不管她的父亲是大臣将军还是平民百姓。</P>
一次,杨之韦去中书侍郎黄鸣家,</P>
见他妻子貌美,当晚强行在他家留宿,要他妻子侍寝。</P>
次日上午回宫前,恰巧看见黄鸣年仅十五岁的女儿,勃然大怒,</P>
大骂黄鸣不忠,这么美丽的女儿,早就应该送进宫中,</P>
黄鸣气得浑身发抖,但也只能忍气吞声,杨之韦身边的太监当场把黄鸣女儿带走。</P>
皇帝如此荒淫无度,朝中大臣大为不满,</P>
说皇位本来是杨之浩儿子杨百年的,被他窃取。</P>
杨之韦听到这样的传言,几天后上朝,特地叫来杨百年,</P>
当着众大臣的面,说他有篡位阴谋,命令武士杖击,</P>
杨百年苦苦哀求这位亲叔叔,可是杨之韦毫不理睬,命令武士下重手,杨百年被当场打死。</P>
文飞扬听到这里,不解地问:“杨之韦如此倒行逆施,怎能坐稳皇位?”</P>
楚绍说:“昌兴国中有两个人是这个国家栋梁,</P>
一个是亲王杨之恭,他是杨之韦异母弟,骁勇善战,多次立下汗马功劳;</P>
另一个是柱国大将军窦荣光,他治军严谨,武功高强,</P>
作战身先士卒,与敌人作战,少有败绩,</P>
被称为常胜将军,而且他待士兵如兄弟,威望极高,</P>
有这两人坐镇,长番国几次入侵都失败了。</P>
文飞扬在官场多年,官不大,但知道的机密事多,大发感叹:</P>
“昌兴国暂时虽无外患,但杨之韦如此荒唐,</P>
朝中一定留不住贤能的大臣,估计奸臣居多,长期下去,一定会官逼民反啦!”</P>
楚绍大拇指一翘,说灵动看得准,正如你所料,昌兴国已经有人造反了。</P>
杨之韦登基后,重用尚书令和凯,</P>
可是和凯此人人品极差,欺下瞒上,专横放肆,骄蛮贪婪,不可一世。</P>
他劝杨之韦,</P>
“自古帝王,都难免一死,尧舜累了一生,而桀纣享乐一生,结局都是一样,终归黄土,</P>
所以陛下应该趁年轻力壮的时候,好好享受,及时行乐,</P>
国事可以吩咐大臣办理,没有必要亲自操劳。”</P>
杨之韦本就荒淫无道,和凯这句话,很合他胃口,</P>
几乎不上朝,只在后宫享乐。</P>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重臣如此,</P>
各级官员有样学样,对老百姓横征暴敛,残暴至极,</P>
终于官逼民反,三年前,一个叫吴竹生的扯旗造反,号称大刀军,</P>
仅仅一个月就聚集了上万人,杨之韦下旨命令窦荣光镇压,据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平息。</P>
文飞扬唏嘘不已,连声感叹,“这样下去,可苦了昌兴国老百姓!”</P>
楚绍也感慨几句,说那是人家国家的事,咱们管不着,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P>
巴桑暗想,楚绍是高官,所说的应该是事实,</P>
大安朝一定有细作在周边各国活动,探听到这样的消息不奇怪。</P>
正听得入神,却听楚绍话题一转,</P>
“你把公文拿来用印,再写一份公文,让韩璋派兵押送孙二牛一干人等去京师。”</P>
文飞扬答应一声,追问一句:“何时押送孙二牛等人?”</P>
“三天后,二十日上午启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