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宏刚手上握着一把弩,一直盯着这帮官兵,</P>
也在寻找要射杀的目标,他看到先头部队的旗帜上写着一个“李”字。</P>
心中大怒,这支百人队正是屠杀逃跑盐工的两个百人队之一,</P>
他找到带队百夫长李武,手中的弩箭一直瞄准他,</P>
见时机已到,一扣扳机,弩箭射出,正中百夫长李武的面门,当场击毙。</P>
士兵们见百夫长倒地,惊慌大乱,</P>
骆宏刚大喊一声:“击鼓”</P>
“咚、咚、咚”,三声急促鼓响,</P>
谷道两边山壁很多藤蔓被推开,一个个士兵露出来,弯弓搭箭对着官兵射击。</P>
王羽飞手下的都是骑兵,没有配备盾牌,谷道内也没有能躲避箭矢的大石什么的,</P>
而骆宏刚手下的士兵是居高临下,官兵等于是活靶子。</P>
一轮箭射出,官兵已经死伤几十人,</P>
官兵是一字长蛇进入谷道内的,后面的官兵看到箭射如雨,也不敢冲过来救援。</P>
王羽飞得报,大惊,命令鸣锣收兵。</P>
等官兵后队变前队,退出谷内,先头的官兵已经死亡三十余人,受伤五十余人,</P>
一支百人队残了,带队的百夫长李武也被射死。</P>
王羽飞细问详情,不敢命令士兵进攻了,没有料到这帮盐工有这么多弓箭,</P>
而且从受伤的士兵身上带的箭矢来看,所用的弓箭就是军用弓箭,不是个人私下制作的。</P>
倘若毫无防范冲进谷内,就是活靶子。</P>
他派人立即报告陆啸山,要求调取盾牌以及准备攻城器具,毕竟那座关墙和城墙类似。</P>
陆啸山得报,也是震惊,没有想到养马峰那帮人玩得这么大。</P>
他当即调配盾牌,云梯等,并命令王敢当率领余下的五个百人队驰援。</P>
王敢当不敢怠慢,当天傍晚就带兵赶到养马峰,召集各个百夫长议事,商定攻山策略。</P>
王羽飞建议,先头进入谷道的士兵人手一张盾牌,分两列进入,</P>
各自挡住一边的箭矢,同时安排弓箭手对两边山洞射箭,压制敌人的弓箭手,</P>
同时,携带云梯、原木等攻城器具,攀爬关墙、撞击关口大门。</P>
古代攻城,一般都是利用云梯爬城墙,几十人抬着粗大的原木撞城门。</P>
众将一致认为这个方法比较好,是可行的。</P>
王敢当点头同意,安排郭大树、朱甲两个百人队抬着云梯、原木并列前行,</P>
潘从实、蔡允两个百人队后面跟进,负责对谷道两边山洞射箭压制,</P>
另外三个百人队做冲锋准备,剩余的两个百人队在山脚下待命,作为预备队,</P>
决定明天一早开始攻山。</P>
......</P>
养马峰这边,官兵们退走后,巴桑一个人扮成牧民骑马在草原上游荡,</P>
傍晚时分,远远看见大批官军纵马奔驰而来,</P>
从旗帜上及马匹规模看,王敢当的一个千人队全开过来了。</P>
队伍中一队士兵抬着一根大原木相当显眼,还有不少士兵抬着数架云梯,</P>
他明白了,官军看到了关墙,准备强攻。</P>
现在天时已经晚了,官军不熟悉山地战,甚至没有打过山地战,晚上不敢攻山,</P>
他们习惯在广阔的草原上纵马厮杀,的确也不需要打山地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