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楚国大乱(2 / 2)

熊黎也多次向景阳催促粮草。

无奈之下,景阳只得亲笔修书一封送到景王处。

信中阐述攸关,言明士卒哗变的后果。

末尾,还附了景阳的血印。

这一次,景王再无法推辞了。

他将屈王和昭王喊来,二王读了景阳的书信,终于正视起了问题。

半日后,三王做出决定,向封君募集粮草。

他们以身作则,各家出了三万石粮食。

寿春的封君们历来是以三大王族马首是瞻,见他们大出血,知道是推辞不得。

心里纵有不满,只得捏着鼻子捐粮和捐银。

三日之内,硬是凑了二十余万石粮草押往前线。

由此,联军的军心再度稳固。

楚国国内叛乱的消息被黑冰台传到了咸阳和曾地。

王猛大喜过望。

他并没有急着出兵,知道楚人已撑不了多久了。

宣昭八年,五月。

景阳率兵到达城下。

他数次派兵挑战,甚至羞辱诱敌,王猛都不为所动。

相反,他命人在城上支起大锅,里面炖着肉食。

士卒们人手一碗,吃得不亦乐乎。

裨将们还能饮热茶对酌,比休假还要惬意。

这些肉是虎卫进山林猎捕得来的,楚国遍地山林,最不缺的便是飞禽走兽。

最重要的是,秦人的菜色每日还换着花样,好不气人!

景阳的算计落了空。

就连楚军士卒中都升起了别样心思。

郢。

距李小五出壳已过去三月。

它长得很快。

原来只有指甲盖大小,现在已经长到拇指的尺寸。

到底是神龟的后代。

它不像一般龟类那么嗜睡,反倒精神得不像话。

李小五自从掌握了爬行的要领后,整天在李常笑衣袖间穿行,像是找到了游乐场。

李常笑有些无奈。

他还得时刻照看着,防止这家伙摔到地上。

除开养龟之外,李常笑又去了一趟昔日熊氏的封邑。

熊氏封邑在郢的南面,居于山脚,毗邻大泽。

在此之前,这块就被划给了一名昭氏封君。

命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熊氏早在十余年前就被灭族了。

唯一活着的是逃到魏国的阳城君熊黎。

李常笑眼睛半阖着。

熊黎的名字他当然有所耳闻。

只是,天下的熊氏何其之多,他没有将熊黎与郢地的熊氏联想道一起。

想到这,李常笑却不禁多了些许庆幸。

得亏没把青璃带出来。

要是让她知道熊氏灭门的消息,这话题一定会变得很沉重吧。

还有那熊黎,身为魏大将军,灭国之日定是免不了一死。

在历代秦皇的霸业前,温情只能选择让步。

也罢,若有机会,就将熊黎的遗物取来,为全了这数十年相伴之谊。

宣昭八年,七月。

前线的粮草再度告罄。

景阳遣人求粮。

这一次,他没有等来粮草,而是景王的一封亲笔书信。

信中只写了一个“退”字。

景阳不由苦笑。

看来国内的局势比他想得还要糟。

景王的意思他懂。

这个退,其实是有两重含义的。

一是楚军士卒撤退。

二是抛留魏军在此。

相比前者,后者对楚国的破坏更大。

到那时,魏国必然与楚国反目。

一个秦国就让他们难以招架了,再加上临近的魏国。

届时,寿春被灭将成定居。

这步棋,在他看来就是饮鸩止渴。

景阳悲意顿生。

他们如今,竟沦落到需要借此续命的地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