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雄主暮年(2 / 2)

“回春侯,”曹修眉头微蹙:“孩儿曾有听闻,回春侯擅长——”

“不可!”

这话像是触碰到什么禁忌,曹瞒的音量猛地提高,他双目圆睁,仿佛一只暴怒的狮子,眼中的怒意浓烈到几乎可以杀人。

只可惜这股劲头没能维持多久,曹瞒很快因为透支气力再度倒下,生命的气机愈发渺茫了。

若说早先还是一串火苗,那现在顶多只有火星子。

微薄的火光虽然仍会发亮,却再也无法笼罩整片大地。

“长生之法……乃…”曹瞒挣扎着还想说什么,很快目珠中的白霜彻底占据黑海。

大魏开国太祖,曹瞒溘然长逝。

……

赤乌宫

一袭深红皇袍的孙符,面前整齐的摆着一对酒爵和一壶酒。

酒是从河南之地买来的黄酒,那儿是昔日袁处起兵,他们十八路诸侯会盟的地方。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当初名满天下的十八人,只有他一人尚在人世。

孙符缓缓将两个酒爵满上,酒是温过的,尚有些许白气升腾,作盘龙卧虎的异象。

“曹公,一路走好!”

说完他将温酒一口饮尽,酸甜的滋味同时涌上头来,恰如人间四味、

宫殿外光线昏暗,一灯如豆,迷蒙中孙符倒在龙椅上。

“为君之道,便是不断踏着前人尸骨,直至君临世间。”

……

海西酒馆中

魏帝驾崩这种大事自然瞒过神通广大的酒友,许多闲汉又聚在一起,点评着魏帝的功绩与过失。

不过今时不同后世,一切见闻大多是道听途说,少有能够亲眼经历的。

有关着点,哪怕李常笑都无法记述完全。

他耳听酒楼诸客的言语,默默取来纸笔一一记下。

众说纷纭中,说不得有真金藏蕴其中,这对李常笑将来完善《三国·魏史》有独到的作用。

没错,随着凉国太祖和魏国太祖的先后离世,这三国在李常笑眼中算是进入尾声。

往后新君的苦心经营,在李常笑看来是难敌大势。

……

转眼间,半年过去。

三国十七年,八月。

建业方面传出消息:前往亶洲的船队平安归来,带队的是陆炎。

据酒馆这些人的描述,这次船队的收获颇丰。

不仅带回来百余名亶洲本土的倭奴,还有数目不少的玛瑙、翡翠、银器。

虽说论价值还无法填补出海的耗费,可这毕竟是个开端,让吴帝孙符看到了从中获利的契机。

他当即下旨,给陆炎赐封爵位,“辟海伯”,同授抚军将军。

李常笑听闻这事,也是好生感慨了一番。

毕竟当初他所提及的“亶洲”和“夷洲”,如今孙吴水军的步伐都已到达。

南部的交州如今也被吴国占领了近半,水师士卒沿海南下,说不得还会有其他的收获。

倘若国朝财政可以支撑,未来水师的前途可就不可限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