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灭吐谷浑(1 / 2)

贞观七年,九月

蜀王李元康大破吐蕃军队,俘获了三位吐蕃“大论”。

吐蕃王曜日松赞当即退兵,同时又派使者到唐廷,请求臣服。

贞观帝闻之大喜。

朝廷上下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最终选择接受吐蕃王的臣服。

随后,前线的大唐兵马开始向北赶赴,与程明礼、李药师率领的唐军汇合,集中合围吐谷浑。

相比于不知底细的吐蕃,覆灭侵扰边境百年的吐谷浑,对大唐朝廷而言才是当务之急。

……

朱雀大街

李常笑与太上皇并行。

路过一处国公府,门口的地上洒了香灰,府前也挂着白灯笼。

看来又有一位国公离世了。

太上皇驻足片刻,最终叹了口气:“是张慎小子走了。说起来,他比朕还小了二十岁。”

郯国公,张慎,出身敦煌张氏。

这位可以说是李家的旧部了,早在唐国公府时就投奔而来。

转眼间,距离开国也过去了十五年。

开国老臣逐渐有人离世,朝堂很快也迎来新气象。

太上皇叹了口气,莫名担忧起来:“如今大唐猛将云集,兵锋强劲。只是不知,江山传来明文时,可还能保持这种盛况。”

有吴国的例子在前,太上皇不免担忧。

历史已经证明,朝廷的没落恰恰是从青黄不接开始。

闻言,李常笑转头看他,淡淡道:“太上皇曾经可是说过,儿孙自有祸福的,今日怎么感慨了起来。”

“或许是年纪大了,”太上皇摇摇头:“从前觉得这群人瞻前顾后,不够爽利。可当真正活到这把年纪,才知道明明什么都抓不住,却又不愿意放下。”

他转头看向李常笑,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常笑知道他的意思,无奈一笑:“正是这个缘故,所以贫僧才不愿久居世间。”

“老祖……”

“莫提,”李常笑摇摇头:“贫僧确实无法答应你什么。唯有一事,贫僧只要尚在长安,就不会让长安乱起来。”

太上皇知道这已经是极限,没有继续胡搅蛮缠。

他深深一礼,二者相顾无言。

……

贞观八年,五月

东宫的小皇孙诞生。

这是贞观帝的第一位孙辈,而且还是圣贤王演的外孙。

他的诞生,对大唐而言可不是小事。

恰逢前线传回消息,吐谷浑可汗慕容允兵败自杀,余下的部众分为东西两部。

二部都拥立了可汗,皆是慕容允的孩子。

其中东部吐谷浑臣服大唐,而西部仍然在负隅顽抗,意图勾结吐蕃,再度光复吐谷浑。

前线的唐军率部追击。

虽然战事结果不明,但吐谷浑被灭,已经是必然的结果。

正逢大胜之际,贞观帝当即下旨,给皇孙赐名。

“李镇,取自镇压四海之意。”

东宫中。

武照抱着怀中的小子,脸上满是母爱的慈祥。

李明文小心翼翼的端来汤药:“照娘,快喝了这汤药。你初产不久,需得修养一些时日。”

这时,怀中的小家伙忽然哭了。

大概是饿了。

李明文眉头一挑,当即准备喊来奶娘,让他们将小皇孙给带下去。

“殿下,”武照忽然按住他的手,俏脸上少见闪过几分恳求:“这是照娘与殿下的第一个孩子。照娘想自己喂他。”

此话一出,李明文直接楞在当场。

他面露几分犹豫:“照娘难得求本宫一次,按说本宫合该答应。可是你身子未愈,倘若落下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