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进士科目(1 / 2)

黄昏渐上

今日登山赴会的读书人,大多与好友结伴下山,暂时到山下的客栈里住下,打算等明日再上山。

王功看着矮他半个身子的杜审言,笑着问道:“小家伙,你当真要拜老朽为师。”

杜审言重重点头:“请东皋前辈收我。”

“的确,你是个不错的诗才苗子,”王功点点头:“可惜以老朽的年岁,恐怕无法等到你成器之日。”

“老朽的原则素来是言出必行。既然无法教会你学诗,便不会留下这一段师徒缘法。”

闻言,杜审言的脸上明显出现了几分失落。

可他打小的良好家教,让杜审言明白了何谓适可而止。

按下心中的遗憾,杜审言起身行了一礼:“东皋前辈,审言今日打扰了,请恕罪。”

此话一出,王功眼底的满意之色又浓了几分。

当杜审言转身准备离开时,王功忽然喊住他。

“小家伙,且慢。”

杜审言以为事情有了转机,脸上顿时露出欣喜的笑容。

可惜,王功没有打算改变他的决定。

但出于惜才的考虑,王功倒是不介意给这小子指一条明路。

“我朝延续科举至今,行明经科、明法科、进士科。”

“其中明经、明法古已有之,唯有进士科是新创不久。如今我大唐诗文日盛,小子你若真有心诗文,不如尝试考取进士科。”

杜审言虽然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却还是将这一番言论记于心中。

他拱手一礼:“审言多谢前辈指教。”

“去吧。”

……

杜审言离开之后,李常笑从暗处走出。

望着远处的一缕背影,他打趣道:“真不打算收下这小子?”

“贫僧得告诉你,这小子日后的诗名,绝不在你之下。”

“那敢情好,”王功笑着回答:“这说明弟子的眼力不错,没有埋没了真正的人才。”

李常笑走到他对面坐下,问道:“你刚才说的进士科,消息当真?”

王功点点头:“不久前照娘写信过来,说从下一届的春闱开始,进士科将增设‘加考诗赋’。以科举的尊位,调起天下诗书之人对赋诗的热情。”

“这倒是一件好事。”李常笑赞同道。

如果说在今天之前,兴盛诗文还是大唐文人和君臣打造风骨的一次尝试。

那么当科举中存在“加考诗赋”以后,学诗固然会成为不少文人跻身朝堂的一种依仗。

久而久之,出口赋诗终将成为唐人日常的一种习惯。

李常笑忽然想起东皋山的诗板,又问道:“你搜罗了这些诗文,其中有不少是偏于格律,恐怕未必会被接受,打算要如何处置。”

“毕竟是草创,弟子觉得不该苛求格律。”王功神色郑重:“弟子打算将这些诗文抄录,献一份给翰林院,余下的交由门人收好。”

“如果其中有一、二首得以流传世间,也算是无愧我这诗宴了。”

……

同一时间,大明宫

深夜

永徽帝仍在批改公文。

这时,武照端着一碗亲自熬煮的参汤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