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十六年,元月。
白雪皑皑笼罩着整座汴京,皇宫与街道皆被冰雪覆盖,这是一种凌冽的严寒。
沂国公曹佾向天子进言,预感这雪灾会影响极大。
赵仁对自己这位妻弟的话很是重视,不过出于谨慎起见,问过钦天监,得到的相近的回答。
一念至此,赵仁也不得不感慨一句,岁寒多哀哉!
如今朝堂面临动荡,少壮派好不容易开创的局面受到冲击,但铁证一样的事实,却又让人无从辩驳。
最重要的是——国库快空了!
大宋立国至今早已超过七十年,五位天子四代人的积累,如今几乎消耗殆尽。
一方面,开海的支出固然庞大。
另一方面,大宋集结兵马讨伐党项,前后动用的将士不下百万之数。
虽然党项最终被灭,但大宋也没能从党项身上得到什么,甚至安置军民还花费了不少。
即便如此,但曹佾的话还是让赵仁上心了。
他从本就不丰的内帑挤出三十万两银子,又通过户部凑出一部分,一并作为朝廷的赈济费用。
一切就绪,由欧阳文忠亲自负责赈济一事。
……
雪过天晴,由于朝廷的赈灾,局势暂时得到控制。
这时,一件让赵仁开怀的事情发生。
体弱多病的太子,终于有后了!
一时间,赵仁龙颜大悦,不仅亲往东宫探视,更是给皇长孙亲赐了姓名。
赵易!
一个“易”字,道出了赵仁的心结与朝廷的症结。
许多臣子透过这赐名一事,却是嗅出了几分不同寻常的意味。
这其中,当以王介甫的心情最为激动。
遥想当年,他从王孝先的手里接过两位相爷积攒的人脉,经营不过十年,就让老臣们的势力再次回到朝堂。
王介甫作为这一切的最大功臣,却没有沉浸在胜利的愉悦中。
他心里清楚,眼前的胜利不过是暂时的。
如果天子某日忽然念得少壮派的好,力排众议强行推之,那么他们的一切努力都将毫无作用。
除非……他们这群老臣,可以培养出一位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天子。
王介甫与当年的王孝先一样,都是状元出身,而且这些年政绩斐然,不到三十就靠着政绩回到朝堂。
再者,当今圣上的两位老师,王、吕二位相爷,他们同样是老臣一系出身的。
凭着这一份香火情,王介甫在给皇长孙启蒙这事上,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南海之滨。
一座硕大的岛屿林立海中,周围不断有着渡舟来回交接,这岛屿俨然成了补给的地方。
岛屿四面低矮,中间隆起,最高处千壁万仞,直入云霄。
丛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