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就没有光是糍粑没有馅料的。</P>
无论是哪一种温宁都爱吃。</P>
也是到了行清节才有的吃。</P>
那平日里头可吃不着。</P>
不过,在南方这边应该到了乡里,就会有用此来谋生。</P>
另外,自己的注意力也去到了另一道美食上。</P>
那是黄糍粑。</P>
这个倒好,有水煮的,有煎好的,还有是蒸熟的。</P>
一共也就三种做法。</P>
也是温宁全部都吃过的做法。</P>
这东西,自己在家没有吃过。</P>
都是在姨母家里面吃过。</P>
而且温宁还学会了。</P>
他是觉得这黄糍粑是欺负人的。</P>
自己刚刚学的时候,总是做不成型。</P>
而且做的时候很小,搞得不伦不类的。</P>
温宁还记得第一次做的时候。</P>
有些像包子形状,但是又太小了。</P>
但其实看起来,更像大的饺子。</P>
而黄糍的最外面的封边,是留有一条边的。</P>
原因是什么,温宁不清楚。</P>
但是姨母做出来的模样就是这样的话。</P>
不是没有封好上面的口子,就是皮太薄了,一戳就破。</P>
这是不行的,因为蒸熟后,很难整个夹起来。</P>
并且刚刚蒸熟的时候,是很难完整地夹到碗里。</P>
那些原本就在里面的馅料就会跑出来。</P>
因此要等没有这么热的时候,才能够完整地夹起来。</P>
不过,温宁心急,可没有这个耐心。</P>
一般刚刚蒸熟出来的黄糍粑,软软的。</P>
于是乎,他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这些一个个的黄糍粑都从周边用筷子慢慢往前推一推,这样就没有这么粘在下面了。</P>
也正是这个办法,让温宁有了趁热吃的机会。</P>
那个黄糍粑吃起来的时候,表皮是能够吃出碱味的。</P>
这里面的馅料是猪肉,白萝卜,油炸过的豆腐条,还有些许的腐竹,以及一些榨菜。</P>
这些馅料在被包进去的时候,都是提前煮熟的。</P>
温宁也是在那个时候,偷偷吃些馅料。</P>
这种事情,可经常了。</P>
只要姨母家里面一开始做黄糍粑,到了门口就能够闻到那个味道了。</P>
温宁也就知道,该到了偷吃馅料的时候了。</P>
这些多味道都夹杂在一起,同时出现了自己的嘴里,口味十分地丰富。</P>
这也是温宁最喜欢的地方,口味很丰富,并且他自己也会做。</P>
不过,现在他只有一只手。</P>
恐怕会也不太行。</P>
光是揉面团,他也不习惯了。</P>
不是双手揉出来的,没有什么感觉。</P>
而是,等面团醒得差不多后。</P>
到了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是需要从团里面揪出一团,然后慢慢搓圆。</P>
然后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在面团上往下凹,还需要用其他的手指,慢慢地捻一圈圈的。</P>
成了大肚子形状就可以往里面加馅料了。</P>
不过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包起来的时候需要留出一条边,不能够太满了。</P>
而且捻的时候,那些一圈圈的也要捻的足够高,不然捻太薄,还是是不整齐,做出来都不太好看,还需要整体看起来是很匀称的感觉。</P>
在准备放入蒸时,是需要将这些没有熟的黄糍,进行装竹筛里面的时候,就需要整整齐齐地摆圆的一圈往上面放。</P>
当然也可以不用竹筛子,用那种大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