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镇压巫支祁(2 / 2)

巫支祁手持翻江倒海棍以无上大力从天而降向着大禹首阳打去,好似擎天玉柱倒,大禹见状开山斧倒劈天上,一道白色气浪腾空而起,宛若游龙飞天露爪牙,二者相撞,有如火花遇闪电,又好似星辰落泰山,轰鸣之音将四周人妖震的五迷三道,如瞎子过河般在水中扑腾。

形成的气劲使的河床摇晃不定,宛若山崩地裂水倾斜,搅的战场一片狼藉。

巫支祁脚下失陷,河水硬生生被其踩落数百丈,掀起层层巨浪,大禹被这股巨力震飞出去,双脚划过水面,激起两条白龙。

巫支祁活动筋骨道:“都言汝修为高深莫测,吾今看来也不过如此,本王天生铜皮铁骨,力能搬山掀海,今日便让汝等井底之蛙,知何为神通广大!”

大禹斧头横摆,冷眼道:“不过蛮力而已,山猪野象以力逞威,不过是徒有其表。”

巫支祁猛踏一脚,水花溅起屏障,遮挡大禹视线,接着如风雷过境般朝大禹极射而去,大禹化斧为盾,将水花弹开,周身气血下沉,一套斧钺交响施展开来,宛若月下精灵舞,道道斧光好似庚金放罡芒,巫支祁见状变换棍形,翻江倒海棍转动如花,恰是金刚八宝伞,在一阵叮当作响中将斧光弹射而去。

未给巫支祁反应机会,大禹手中开山斧煞气缠绕宛若魔神嘶吼,一道黑色的斧光犹如恶虎咆哮般向着巫支祁撕咬过来,巫支祁尚未来得及反应过来,便被锋利斧光劈作一刀两断,大禹见状正要舒缓一口气,就见巫支祁化作两滩水落下,接着两滩水交汇一处,巫支祁完好如初的从中跳了出来。

巫支祁哈哈大笑道:“吾乃天生异种,可窥阴阳变换,能脱五行束缚,最善避死延生,汝之神通奈何不得吾,哈哈哈。”

大禹面露严峻之色,头顶精气宛若云海生烟,身形躬弯似月,人斧气势相合,如梦似幻影,恰如江河分两界,再次斩在巫支祁的身上,巫支祁连忙持棍来挡,手中翻江倒海棍却是被这股劈山裂海之力击飞出去,巫支祁又一次被大禹斩作数截。

只见巫支祁再次从水中跳出,依旧是毫发无损,巫支祁挑衅道:“汝不通阴阳之玄妙,不识生死无常势,匹夫之勇也。”

说完,唤来翻江倒海棍对着大禹周身就是一阵输出,漫天棍影好似刺猬插针,大禹挥舞开山斧格挡,却还是被震的虎口撕裂,气劲穿透五脏六腑,嘴角血液横流。

大禹一声爆喝,蓄力将巫支祁弹飞出去,深吸一口气,周身血液回流,伤口弥合宛若时间重置一般,顷刻之间已经恢复的八九不离十。

大禹手持开山斧旋转如磨盘,黑色煞气与斧光合二为一,向着巫支祁劈砍过去,巫支祁踏浪变换身形欲躲开黑色斧芒,不想这道斧光宛若赋予灵机,竟如跗骨之蛆般紧追其后,巫支祁见无法躲开,索性不再避让,欲故技重施,施展神通避死延生术。

待巫支祁化作水态,大禹忙取出随心铁杆兵将之定住身形,巫支祁宛若藤蔓绕树般被束缚住,不由惊慌失措道:“汝这是何宝贝,竟能释放玄黄之光,将吾困住?”

大禹面露轻松之意,笑道:“此乃圣贤之宝,汝虽有生死玄术,杀之不得,吾却可将汝镇压一处,使汝不可为祸人间。”

随着巫支祁被大禹镇压,其余水族顿时做鸟兽散,被一众人族或杀活擒,大禹派人以九金之铁打造锁链,将巫支祁镇压在淮河水眼之中,任巫支祁嘶吼怒嚎,也难逃九金锁链束缚,一代奇妖就此沦为阶下之囚。

在竖清水族之后,大禹复又踏遍千山万水,以随心铁杆兵测量水势高低,以开山斧重新劈开河道,将百川之水引入四渎,使大地洪水东归大海。

待洪水流经羽山之时,羽山之上赤红一片,漫山遍野的藏红花齐齐绽放,随风摇摆宛若翩翩起舞,似蕴藏快乐而喜悦。

自大禹平息洪水之后,在百姓中的威望如赫赫之光,无可企及,舜帝以大禹功盖三皇、众望所归,遂传位于大禹。

大禹临近淮河而建禹都,在大禹功成之后,随心铁杆兵化作一道流光向着淮阴山遁去,大禹见状对着淮阴山躬身一礼以示谢意。

禹帝在位期间,为了防止妖邪卷土再来,以九金铸造九鼎,九金乃地宝玄金,产于天下九域,大禹以此划分九州,布下九州结界,再有妖邪作乱,可御人道之力,以九鼎大阵诛邪,至此九鼎成为了人皇权柄的象征。

…………

淮阴山上,六耳猕猴手握随心铁杆兵,目露炽热之光,望着军山方向喃喃自语道:“赤尻马猴,汝今被人皇镇压,人族天命压制之下,气数衰竭,如此吾借汝成道,四灵反噬尚可容也。”

六耳猕猴翻滚之间,已向军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