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乡约大会(2 / 2)

奋斗在大明 名剑山庄 1366 字 9个月前

注意是劝民息诉。解决乡里纷争云云,再加上协助官府防范盗贼等等。似乎而今又加了承接工程,还有其他方面一些事情。</P>

都是因为周梦臣的要求,而临时增加的。</P>

在周梦臣心中远远不够。</P>

无他,在周梦臣看来,所谓的乡约,其实就是乡一级别政府。比如朝廷规定,与客观现实,都不允许派出那么多脱产的官员。</P>

周梦臣想了想,说道:“师叔,我觉得乡约能不能增加这几条?第一,承接赋税。官府征收赋税,让乡约百姓自己投柜。第二,乡约要有自己的财政,可以做自己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修建河渠,整理道路等等,第三,乡约应该负责一些教育。尽可能让百姓儒学,第四,乡约固然要处理一下乡下的纷争,但是出了人命,已经大案,却不能自专。必须上报官府。”</P>

韩邦奇大吃一惊,说道:“这怎么可能?”</P>

周梦臣说道:“怎么不可能?”</P>

韩邦奇沉思片刻,说道:“首先承接赋税就不行,如果仅仅让人投柜就好了,如果要运输到外地,那可是要人命的,谁肯过去?再说,乡约的钱从什么地方来?再者,没有钱还好一点,如果有了钱,那才是不得了了。你是没有在乡下过过日子,你不知道乡里百姓为了三瓜两枣能搞出数代血仇。如果让乡约管钱,这事情绝对办不成的。”</P>

“至于办学,更简单,没有钱。即便有钱,士绅更多原因让孩子读私塾,读得起书的人不会去读,读不起书的人,更是不会去读。”</P>

大明赋税征收,是派小吏下面催逼,拿这纳税单子,下去一家一家的问,一家一家的崔征。只是,大明黄册早就不能用了,这里面就给小吏上下其手的权力。而百姓多不识字,很多时候,大明朝廷免了赋税,下面的百姓都不知道。</P>

让小吏依然征收,中饱私囊。</P>

而地方官员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又出了一个新规定,那就是不派小吏下去征收,而是在一些地方设柜,张贴告示,让百姓自己来投递。</P>

因为告示上,都写了谁要交多少,百姓自己来交就好,其中就少了很多情弊。当然,还有小吏在上面上下其手,比如踢斗,就是满满一斗,衙役一脚踹上去,一斗粮食就洒了很多。地面上的粮食就是衙役的,百姓就要自己再加才行。还有用大斗换小斗的。</P>

总之,各种情弊。</P>

在周梦臣看来,如果让百姓团结起来,以一个村,或者几个村联合交税。这些衙役就不敢搞什么手脚了?什么,还敢?看看打不死你。</P>

乡村之中,很多地方都好保持原始的暴力手段。衙役再厉害也不敢惹,比如南方一下村落斗殴,能出好几千人,让知府出面,都没有什么办法。更不要说一些衙役,这些衙役说起来狠,但其实都是纸老虎。真要被数百人一并动手,打死了也就打死。难道县令还要为他出头吗?</P>

只是周梦臣忘记了。大明奇葩的赋税制度,有一项要百姓长途押运粮食的义务,关中多送粮食到边关,从陆上走要好几百里的。每一次都有可能要人命。</P>

怎么可能有人想承担这个义务。</P>

至于关于钱财的事情,周梦臣不得不承认,自己想差了。</P>

他心目之中的乡村,是田园牧歌,人情淳朴的。奈何,这真是他想多了。乡村百姓穷得多,富得少吗,就拿关中来说,很多百姓一辈子没有见过银子,因为他们的财产,根本达不到需要使用银子的地步。乡村的生活,很多时候都是一成不变的,而每一个人的资源都固定的,很少有新增。为了一点点钱财,真有人能做到得很决绝。</P>

比如,吃绝户。难道百姓不知道,这其实是很残忍的。知道。一方面是百姓愚昧。另外一方面,就是实在是太穷了。绝户之后,即便不吃,这一家没有男人也未必能活下去。</P>

同样的道理,一点点钱,都能赔上数条性命。</P>

真以为胥吏不是什么好东西。让乡约会有了钱,这些掌管乡约会的人,就会是一些好东西了?</P>

周梦臣一时无语,但是他依然觉得,应该在乡约上增加一些改变,他说道:“师叔,小侄以为万事决于众议,治国当如此,治家也当如此,而乡约更是应该如此。”</P>

这个政治观点,韩邦奇也是承认的,他有些好奇地说道:“贤侄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