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P>
四句新解</P>
周梦臣其实也知道,这个解释。</P>
他好歹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几乎所有气学的书籍都读过了,岂能不知道这四句话的解释,他还知道,这仅仅是其中一种,不同大儒有不同的解释,不过,大差不差,都是以理学心性等角度来解释的。</P>
只是杨节地回答,却让周梦臣有一点高兴,最少杨节并没有盲从宋儒的意见。</P>
周梦臣接着问道:“你为什么这么觉得?”</P>
杨节说道:“如果这样解释是对的,那么为什么没有为万世开太平?”</P>
周梦臣觉得杨节这一句话,有些犯忌讳。毕竟嘉靖皇帝一直想让天下人觉得而今是太平盛世。听杨节的话,就意味着,而今并不是太平盛世,而大明也没有万世太平了?当然了,这是明朝,不是清朝。这话也算不了什么,更过分的话,也有。</P>
周梦臣也就不以为意。不置可否,却没有顺着杨节的话头往下面说,而是说道:“天地本无心?这一句话,我一直怀疑,什么叫天地本无心。天地如果有鬼神主之,难道鬼神不是天地之心,天地既然无心,那么天下日升月落,春去秋来,是谁主之?”</P>
“那么天地之心,是不是生生之心?”</P>
“我不知道,因为无法确定是,也无法确定不是。我做学问,从来以实在为根本,这种行也不行的理论,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所以,我觉得,天地一定是有心的,这个心,并非寻常人所参悟的心,而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心。”</P>
“也就是天道。”</P>
“而如宋儒所言,天地以生生为心,那如何为百姓立命,难道真是让百姓领悟圣贤大道,就能安身立命了吗?续了孔孟之言先贤之言,就能使万世太平吗?”</P>
“朱熹亦为圣人。”</P>
周梦臣批判不可谓不尖锐,一时间很多人都屏住了呼吸。而冯理目光之中,神情颤动,似乎看见什么很久之前的东西。</P>
周梦臣缓了一口气,他知道。他这番话定然会惹来很多非议,只是今非昔比,当日他如果在北京城中说出这番话来,大体被当成一个狂生,与仕途无缘了。</P>
但是而今,周梦臣是大明第一名将,有灭国覆邦之功,在朝廷之上也有自己一席之地。他说出这样的话,对他影响已经很小了。</P>
可以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了。</P>
周梦臣说道:“我为国数年,诸位之中,也有当过父母官的,难道没有见过大明百姓过得是什么样的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场大雪,不知道搬出多少路倒。这样的百姓,仅仅是道理就能安身立命的?绝对不是。”</P>
“那是什么?那是制天道而为之。”</P>
“为天地立心,乃是深究天地之心,日月何以东升西落,四季何以轮转,天下何以有上下之分,水为何向低处流,水汽蒸腾,如何又凝结为水?这都是天道。”</P>
“为生命立命,那就是制天道而用之,诸位都是陕西人,难道没有看过,整个关中秦汉留下来的水利工程,水车灌溉。一亩土地,有水浇地,没有水浇地,其中相隔,就是一个人的口粮。”</P>
“为往生继绝学,孔孟之道,千载不易,却不是只有孔孟才算是往圣。燧人氏,令天下人免于茹毛饮血。有巢氏,让天下人免于露宿荒野,神农氏,让百姓始知耕作,尚有其他如嫘祖制衣。轩辕为舟车。等等,方才有今日之天下,正因为有往圣如此,天下百姓才能养活这么多的百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