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P>
得月楼</P>
夜风拂柳,红色的灯笼晃动。一道长堤深入水中,两侧温柔的湖水轻拍着两岸青石。</P>
周梦臣浑然不知,这一条曲折的堤坝,有什么用处。似乎,仅仅是为了将湖水分开,给人一种,虽然在岸上,亦在游湖。不知道是人在水中,而是水上岸里。</P>
这样的造景,对周梦臣来说,并不稀罕。毕竟后世生产力远远超过这个时代。一些市政公园都要胜过这里。但是,时代毕竟不一样。周梦臣初步做了一个测算。这一条,深入湖心的堤坝,大概有七百多步,也就是两里左右。但是也这个时代的生产力,这个成本换算成铁路,即便不能修二里,也能修一里。</P>
更不要说,每个柳树上面都挂着红灯笼。远远看去。在夜色之中,只有晕晕开的红色,与水中的倒影,相映成趣。</P>
一道长堤,两侧垂柳,两侧湖水,树上红灯。似乎,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都是一幅画卷。</P>
只是周梦臣眼中,只有民脂民膏。</P>
周梦臣倒不是不欣赏美,或者要扫人兴致。只是,他见过这个世界太多的现实了,即便是苏州城中,就有因为倭寇而一无所有的百姓,困顿城中,不得不卖身为奴。</P>
而也在苏州城中,却有这样一片天地,俨然是两个世界。</P>
在这个人,如何能体会到而今大明朝廷的种种困境,刚刚过去大地震,去年塞外的战事,刚刚距离这里几百里之内,就有一场数万人大战。从倭寇巢穴之中解救出大量妇女,在事后都自杀了。</P>
很多惨状,周梦臣并没有亲眼看见,但仅仅是纸上看见,就足以让人触目惊心了。</P>
而与眼前一切相比,让周梦臣有着强烈的割裂感。</P>
“周大人,远道而来,项某人有失远迎,罪过罪过。”项元汴含笑而来。</P>
周梦臣也只能将自己内心之中的情绪按下去,说道:“岂敢,此事风光乃是一绝。正好饱我眼福。”</P>
项元汴在前面引路说道:“请。”</P>
周梦臣微微点头,两人一群妙龄少女提着灯笼簇拥之下,缓步向远处一座三层高楼走过去了,一路上水汽渺渺香气氤氲。项元汴虽然是来投诚的,但是骨子里的世家公子习气没有去。</P>
即便今个是为低头,但依然不肯贸贸然开口。</P>
反而将话题引导学术上,就气学之事,与周梦臣谈论一番。</P>
周梦臣刚刚开始还有性质讲一些,很快就明白了。项元汴是在投其所好。</P>
说项元汴不懂吧,那不对,因为项元汴这个文化人,是货真价实的。不是后世被包装出来的。后世很多文化大家的学识,不过是这个时代文人常识。而项元汴对心学,气学,理学,乃至于当代各名家的学说,都是有了解的。但也仅仅在于了解而已。因为他心思不在这些经术上,而在与书画等方面,如果说书画与收藏,项元汴可以连续讲上十天师十夜,不带重样的。</P>
而今,项元汴不过是在奉承周梦臣而已。只是项元汴的学识修养,一开始没有让周梦臣看出来。但是时间一长,周梦臣还是看出来。毕竟周梦臣为了将科学理念包装成为儒学概念,这十几年来一直在这方面下功夫,任何一人能做到,十几年如一日钻研一件事情,那这个人必然成为专家。周梦臣就是这样的。</P>
不是说项元汴学问不如周梦臣。而是各有所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