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P>
周学出</P>
同样是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理学之中是一个解释,在心学之中是一个解释。在周梦臣这里又是另外一个解释。</P>
与其他人的解释不一样的是。</P>
周梦臣总能给出一个合适的行动方案。</P>
而此刻,周梦臣虽然还有很多未尽之言。但是周学的整体框架以及立起来的。首先,周梦臣跳出理学范畴,一个仁字两分,将儒学的范畴扩大一倍,然后将理学心学这些东西装在其中一半,然后用实学与其他学说来填充另外一半。然后确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开的框架,让科学来填充这一部分。从而让科学在儒学框架之中,有了自己的位置。</P>
如果在之前的话,科学一直是套着儒学外衣,是不伦不类之处。但是而今科学在周梦臣的儒学框架之内,有了自己的位置,就等于上了户口。今后儒生研究科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P>
而且周梦臣又将科学反馈到理学的大旨之中,也就是这一句:格物致知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P>
正如罗钦顺说的,攻击一门学说错漏之处,其实很容易的。不容易的其实是从头建立起一套学说。</P>
周梦臣这一套学说,让人耳目一新。</P>
但是还是引起很多人的反对,于是有不说人纷纷开始了攻击。</P>
有利义之辨攻击周梦臣的。</P>
也就是儒臣常常说的,什么做事情不能考虑利益,要考虑大义才行。其实这也不是不对。因为在很多事情上,要有不同的利益考量,有些事情一时半会儿是看不见什么利益的。这时候就应该考虑大义,比如在青海西藏修铁路,一定是不划算的。但是也是一定要修。就是如此。</P>
但是后来就变味了。在理学家这里利义两端就对立起来。</P>
凡是有大义的都是没有利益,有利益的都是没有大义,于是凡是有一件朝廷有利于朝廷,那一定是违背大义的。所以,收税?收什么税?不收税才对。如果周梦臣做的在好,在理学家的评价体系之中,不会有太高的评价。</P>
这也是周梦臣宁可影响到为了进内阁,也要在虎丘大会上好好争一争的原因,因为这就是话语权的争夺,没有话语权,评价体系不同,你做得事情再多,也是没有功劳的。或者说功劳是很小的。</P>
毕竟,在理学评价体系之中,王阳明征南赣,平宁王之乱,嘉靖初年平广西。战功赫赫,但是这个战功,比不上王阳明学问哪怕是一丁点。只是王阳明学说的点缀。</P>
不过,周梦臣早就有了准备,于是在台上结合现实问题,面对重重责问,毫不留情的反驳过去。他用陈亮等的事功之学,再翻来宋亡的结局,来反驳理学重重荒谬之处。</P>
总之,别人讲学,都是爱往上面走,走到玄之又玄的地方。而周梦臣要往下面走,一定要走到具体事务之中。</P>
这心学很多大儒都不习惯。</P>
这些大儒讲心中如何修养,如果克制工夫是最熟悉不过了。但是到了周梦臣这里,大儒每说一个话题,周梦臣一定要铺开一个现实问题来对应。然后这边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P>
这也王畿吐血吐得太早了。如果王畿还在,以他的辩才,适应了周梦臣无赖工夫之后,说不定能翻盘。但是其余大儒在这上面总是差了王畿一些。</P>
但是周梦臣清楚,他说服不了这些大儒。更多是说服下面的观众而已。</P>
这样的辩论连续了三日。连原本的会议流程都打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