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P>
王宗沐到北京</P>
方钝是知道长江口大捷的。但是八百里加急仅仅是能送一个大捷的节本,也就是先说明,何时何地发什么事情,谁打赢了等等。简单写写。具体的奏报还要等一等。</P>
所以方钝不知道这些内情。</P>
他在这里说周梦臣。</P>
王宗沐不好说什么。只能低头当做没有听见。</P>
方钝说道:“你对海运有什么想法,可以说给我听听。”</P>
王宗沐听了,立即打起精神了。因为海运这一件事情,户部是总抓的。因为这些都漕粮。如果户部尚书这里点头了,下面的时间就好办多了。</P>
于是王宗沐立即说明了他的想法。首先建立专门的海运衙门,分驻两地,一是上海,一是天津。并且建立起专门的海运船队。编入军中。并对天津港进行扩建,最后在沿海的地方,重新建立一个港口,建立新的天津港。</P>
如此云云。</P>
是一套完善的海运计划,参考了大明对运河的管理。设立海运总督。或者说海运巡抚。总揽此事,直属户部,因为以户部侍郎兼任。考虑的还是很完善的。</P>
方钝仅仅是听了。</P>
他而今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并不妨碍他以王宗沐计划作为参考。</P>
倒不是说方钝麻木不仁。而是方钝太明白一件事情了,那就是做事是需要用钱的,朝廷没有钱,最好什么事情也不要做。他一切行为都有一个明确地指向,那就是为朝廷捞钱。为朝廷省钱。花钱的事情,方钝没有什么想法。</P>
这建立海运衙门,增加一个巡抚,扩建天津港,甚至还有扩建上海港,等等事情,都是要花钱的。</P>
方钝虽然觉得这个计划有不完善的地方,却也可行。但问题是,方钝不想花钱。朝廷没钱。周梦臣可以大举举债,在江南大半年,已经拆借了好几百万两银子了。但是方钝的财政思想比较古板,他才不想借钱的。</P>
或者说他比较现实。</P>
借钱很容易,还钱怎么办?</P>
朝廷这样子明显是不可能还钱的。方钝才不想从他这里开这个坏头。</P>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P>
所以方钝不置可否,没有鼓励王宗沐的意思,也没有贬低王宗沐的计划,而是话音一转,说道:“我刚刚看了单子,一共是三百万石粮食,一石也不多,一石也不少?”</P>
王宗沐一愣,不知道方钝为什么问这个,但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说道:“为了防止海上的耗损,我多装了五万石,以防万一。”</P>
方钝说道:“这就对了,添在单子上。”</P>
王宗沐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P>
因为耗损这东西,在运河上是有潜规则的。一般都是运输的人私下分了。王宗沐虽然没有私下分了,但也准备将粮食给卖了,奖赏上下。毕竟第一次海运成功了,上上下下都有功劳。</P>
但是王宗沐是一个临时差遣,手头也没有钱。</P>
只能打这批粮食的主意。毕竟北方的粮价要比南方高多了。这粮食再运回去纯属浪费。而且这多出得来的粮食,按照潜规则,王宗沐私下分了也是可以的。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方钝还问这一件事情。如果是索要钱财,王宗沐还能理解。但是要添在单子上,却是什么意思?</P>
王宗沐却不知道,方钝这个人是一个讲究人。他虽然不能说如海瑞一般的清官,但是在户部真没有多拿一份。特别是朝廷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方钝要四处找钱。太得罪人了,所以更是以身作则,简直是清廉如水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