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P>
文武分制之道</P>
周梦臣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而今嘉靖开口了,岂不是上好的机会。</P>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自然是愿意留京,离陛下近一点。至于什么职位,就看天心所在。不管什么职位,臣都没有意见。只是在兵制上,有一些肺腑之言,还请上陈。”</P>
嘉靖心中疑窦大生,脸色依然微笑,说道:“说来听听。”</P>
周梦臣说道:“用兵之法,上者道,下者术。下胜于疆场,上胜于朝廷。天下以为臣用兵战无不胜。其实不然,臣所精通的不过两道,一者,选贤任能,简拔将领。二者,立制度,定规矩,令上下信服。”</P>
“自土木堡之后,大明兵威不振,远不如国初之时,是大明士卒远不如乃祖?非也。卫所败坏,根基动摇,能者不能上,怯者不能去。军饷军粮军械不能保障。文官轻视武将,彼此之间,仇恨之深,尤胜于敌寇。如此情况下,如何能战胜敌人?”</P>
“陛下,登基以来,也认识到这些,屡屡重用勋贵,以为制衡。然前武定侯,仇鸾贼子,深负陛下深恩,以至于兵威不振,一至于斯。臣不自量力,欲为陛下报仇,有一二所得,大明军制,已经不变不行的地步了。否则,臣今日之作为,仅仅能振作军心一二十年,臣死之后,大明军队只有堕落的更严重。臣不敢将此事交给后世。”</P>
其实,嘉靖登基四十年,哪里仅仅是兵事上出了问题。是哪里都有问题。好在有周梦臣这个救火队员,四处扑火,将北虏南倭给扑灭了。这才让嘉靖觉得自己其实不错。殊不知没有周梦臣。估计“天下不直陛下久矣”的话,早晚会到嘉靖面前。</P>
只是嘉靖这样说了。周梦臣还能说什么。不过是顺着嘉靖的话往下说。还不能将大明军制败坏的原因推到嘉靖身上。其实,正德皇帝固然有很多缺点。但是在提振军队战斗力上面是有功的。正德朝固然有藩王造反,但是大规模兵变,却是没有的。但是嘉靖一登基,就有连续数年的大同兵变。</P>
到底是谁的问题?</P>
自然一目了然。</P>
只是周梦臣除非是傻子。才会指着嘉靖鼻子骂,那不是想办事。那是想找死。</P>
嘉靖对周梦臣所谓的改革之心,并没有什么感触。他更多是想从周梦臣的言语之中,却寻找一些东西,周梦臣到底是对他忠心,还是有别的用心。但是听周梦臣说,不能将这一件事情留给后世的时候。</P>
他心中微微一动。</P>
想到了太子。</P>
他心中暗道:“这一件事情,也只有朕能办到。指望太子,是决计不可能的。”</P>
嘉靖不管事是不管事,对大明大部分现状还是明白的。对周梦臣的断定,也是有几分相信的。他更知道,改易兵制的难度。他来办这一件事情,都有一些难度。更不要说,他这个蠢儿子了。</P>
而且在嘉靖看来,改易兵制最大的问题,不是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而是保持天下军队对大明朝廷的忠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