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帝是国君自然有他的想法,但是李稷却不能任由皇帝这样去做。</P>
他是臣子,就要明白作为臣子的责任,这个时候一味的讨好国君没有任何的作用,还会助长庆阳帝迁都的想法。</P>
迁都关系到方方面面,一旦迁都带来的负面影响被扩大,这次迁都就毫无意义。</P>
这样没有意义的事情那为什么还要去做?</P>
“陈大人请注意你的言辞,我们现在在讨论迁都事宜,并不是在说其他的事,请你不要对我有这么大的成见行不行?”</P>
“迁都这事是我国大事,我麻烦你成熟一点拿出一个中书令该有的气度来看待这件事,迁都往南方这事,你觉得真的是林峰能够劝动陛下的?”</P>
“迁都给我大庆带来的是治理体系的完善,是我大庆国新的开始,也是我大庆国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朝中动荡。”</P>
“大庆国的发展之路还长,你不同意迁都可以但是不要阻碍我国发展,现在我国南方的发展趋势已经定下,你现在还这样推三阻四的究竟是什么意图只有你自己知道。”</P>
诛心之言李稷开口就来,他就是要看看陈晃心里究竟在怕什么。</P>
迁都是大事,而且是关乎整个大庆发展的大事,他必须要把这些可能性全部给扼杀在萌芽状态当中。</P>
陈晃在整个朝中的分量很重,庆阳帝也十分看好他,但陈晃废话太多,很多时候他都是顾左右而言他,担忧的太多只会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P>
庆阳帝也只有在某些事情上面才会忽略掉陈晃的聒噪,然后仔细的听他说出反对的理由来。</P>
可迁都这件事上面,林峰的提议也就是正好戳中了庆阳帝的心思罢了,其实做决定的还是庆阳帝。</P>
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决定迁都,就是林峰的他打动了他,在林峰的计划里,大庆国会一路跟着南下高速发展下去。</P>
金国跟南崇国现在就是趋势,大庆只有南下才会有更多可能性,南下才有出路。</P>
也就是这个时候迁都,才能让各国之间互相制衡下去,在不破坏现在的各国平衡的状态下,达到迁都的目的。</P>
陈晃这个时候站出来搅和一下就是给这件事增加难度,其他起不了任何的作用。</P>
李稷不可能让陈晃得逞,也必不可能让他破坏这么好的迁都机会。</P>
精盐跟瓷器的威胁,会让各国之间都不敢对大庆出手,一旦大庆国在这个时候受到任何的威胁,那就会停止精盐跟瓷器的贸易。</P>
这就是他们不会对大庆出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也是他们最忌惮的一点,所以林峰选择了这个时候提出迁都这件事。</P>
正好这个提议就跟庆阳帝一直想要迁都的想法不谋而合了,这次之所以叫他们二人留下来,就是想要确定一下迁都的选址问题。</P>
可刚提出迁都这事来就被陈晃那边给否决了,这让李稷十分恼火。</P>
陈晃现在就是不想同意迁都这事,他心里有自己的谋算,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在里面。</P>
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屁股后面还有一件事没有解决,这件事被查出来的话对他没有任何的好处。</P>
那件事,在他看来可能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事,但要有心人跟着闹起来就可大可小的事情了,他不敢去赌这个几率。</P>
所以,他干脆就直接来了个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