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予羡从季晓晓房间离开之后,去了书房。</P>
一进书房,便看见乔知昂坐在顾砚璟身边,连气都不敢出。</P>
顾砚璟冷然的神色中,透着那么少许的无奈。</P>
顾宅这边的书房,顾砚璟右边也放了一把椅子,桌上也腾出来一半的位置,留给乔予羡用。</P>
即便是乔予羡不在,顾砚璟也在另一边给乔知昂放了一把椅子,让他坐在了另一边。</P>
乔予羡开门,两人都看向了门口。</P>
乔知昂看见乔予羡,眼睛都亮了亮,一副救星来了的模样。</P>
顾砚璟神情没有什么变化,但也让人感觉到了他稍稍松了口气的样子。</P>
乔予羡在门口看了看他们两人之间僵持到要爆发的气氛。</P>
她关上门,走到两人身边,看了看乔知昂那张五十九分的语文卷子。</P>
又看了一眼顾砚璟,她问道:“都到订正试卷了。效率这么高。”</P>
乔知昂看着她不敢说话。</P>
顾砚璟也没有说话。</P>
乔知昂今天的语文作业就是写生字,组词之类的,书本上就有,照着写下来,记住,再听写一遍即可。</P>
相对来说很简单,完成的也很快。</P>
数学和英语是乔知昂的强项,他一点都不费劲,只要他想写,效率很高,正确率几乎是百分百。</P>
只是这语文.......</P>
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故意的,他总有自己的理解。</P>
而且在家把乔屿气成那样,看来还是异常坚持自己的理解。</P>
乔予羡见两人不说话,手搭在顾砚璟肩上拍了拍:“顾少为何如此沉默。”</P>
顾少握住她的手,看了看她,又让她看向试卷。</P>
除了什么生字,组词之类的。</P>
乔知昂的试卷上几乎全是红叉叉。</P>
是那种让人看了会有头晕反应的红叉叉。</P>
乔予羡有理由怀疑是老师判试卷上头,有些地方多打了几个叉。</P>
她又看了看他错的内容。</P>
害羞的反义词,他填的:社牛。老师画了一个大叉。</P>
弯曲的反义词,他填的:倍儿直。老师画了一个更大的叉。</P>
后边“日积月累”的题型。</P>
题目:我知道这些中国美食:</P>
后边有三个空。</P>
乔知昂写得:花生,瓜子,八宝粥。</P>
乔予羡:“............”</P>
后边还有。</P>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P>
乔知昂写得是:管好的自己的手,别欠,别随便拔东西。</P>
顾砚璟在边上道:“正确答案是: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P>
“那我写的不对吗?”乔知昂在边上小声道,“可不就是别手欠随便拔东西,我就学会了这样的道理。”</P>
乔予羡:“额............”</P>
“你写的这是表层的......”顾砚璟的话还没说完。</P>
小知昂便小声狡辩道:“试卷上又没说深层表层的道理,是它表述不明确。”</P>
顾砚璟:“............”</P>
下边还有,《画杨桃》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P>
乔知昂写得是:希望老师在判卷过程中,要发现答案的多元化,不要让答案单一化。</P>
他还批评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