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老家就是最好的,连北京都比不上(2 / 2)

重返2003拆迁前 墨无衣 1226 字 11个月前

转瞬之际,他们就用自己的逻辑实现了自洽。</P>

这回,三对夫妻脸上的表情显而易见地舒缓了下来。</P>

隋惠月向前倾着身子,认真地听着,不放过一个字。</P>

她那不多的慈母心突然作祟,反复几次张开嘴巴,到了嘴边的话又一再地咽了下去。</P>

最后小小声问孙桂芳:“你和会彬手头一点儿钱都没了?都用去买房了?要实在不行,就回家来吧。反正你们在老家也有房子,自己在楼下开块地种菜,还能给别人炸虾拉煤和盐,不比在北京强?”</P>

北京的物价那么高,在老家一个月才能花几个钱。</P>

孙桂芳眼里神色复杂,她深深看了一眼隋惠月,微不可察地轻叹一口气。</P>

“薇薇现在毕业了,她能挣钱养活我和她爸了。再说,我们还有个网上卖虾皮的生意,一个月能把生活费赚出来。你不用担心我们。”</P>

他们已知的事情,都被孙桂芳和赵会彬摆在了明面上。</P>

我们是买下了一套学区房,但是是二手的,每个月都得还银行贷款。当初的拆迁费都花光了。</P>

我们是还能在网上卖货,但是是小生意,一个月赚的将将够花销。</P>

所以,你们就不用死死盯着我们家不放过了。</P>

她话音一落下,孙庆义率先发问:“拆迁包了那么多钱,一点没剩?北京的房子那么贵吗?”</P>

赵咏薇眯着眼睛,一副笑呵呵的模样,用下巴指了指他身边的孙松,“二舅要是不信的话,可以问大松啊?听说大松去年上大学时,二舅给配了最新款的电脑,上他在网上查查不就知道了。”</P>

这就是他们媳妇成天哭穷占小便宜的结果。</P>

老姨刚才在她耳边吐槽,孙松刚上大一,二舅夫妻俩光是在各种电子产品上就花了两万多。</P>

孙庆义闭上了嘴,很显然,他们早就查清楚了,只是不甘心才有这一问。</P>

老舅孙庆礼六个兄弟姐妹当中年纪最小,却是最脑筋古板的那个。</P>

当初赵咏薇上大学的时候,他还曾大言不惭地指点江山,想让她报个省内的大学。</P>

以后毕业了回老家花池工作也方便。</P>

“在花池要饭,都比在外面讨生活强。”</P>

去年,他女儿孙雪报考在了抚顺的一所专科学校,就是他坚持的结果。</P>

说什么也不让她出了省。</P>

要不是坠龙市里没有合适的学校,说不定连市都不会让她出。</P>

因此,当他听到二姐一家在北京的情况后,神情格外地激动。</P>

“看,我当初说得没错吧。北京有什么好的,还是赶不上咱们花池。”</P>

虽然近几年政府政策越来越严,封海期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偷偷开船出海捕鱼虾了,他一年的收入也大减。</P>

但他家的生活水平,还是很不错的。</P>

孙庆礼努力睁着眼睛,本就不大的一双眼睛在那张因日日饮酒而愈发圆润的脸上更加显小了。</P>

他环顾了一下屋里的几家人。</P>

嗯,除了三姐家一如既往地比不过。其余的四家的生活,明显还是在他后面。</P>

尤其是二姐一家。</P>

以前生活就不如他家,好不容易出了个大学生,结果还是那么没用的老样子。</P>

果然,他的想法没错。</P>

老家就是最好的,连北京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