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那一日,袁未和邱霞特意换了一身男装,跟着袁旭一起去了鹊渚镇的万年寺。</P>
万年寺地处鹊渚镇东南,占地不大,但是经年的古寺,在当地颇有几分名气。</P>
之前杨县令将南溪河和桃溪河修通之后,又建了一座码头,万年寺的住持觉得杨县令的这一番动作破坏了了鹊渚镇原本的风水走向,地势原本还算均衡的鹊渚镇,此时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状态,东南主文运,东南陷,地气外溢难出人才,以后会造成鹊渚镇文风不兴的状态,便主动找到杨县令,请求他在万年寺内修一座风水塔,以此来振兴鹊渚镇文风。</P>
杨县令听闻后便请了县内一名口碑很好的师傅到鹊渚镇走了一趟,确认万年寺住持所言不假后,便招来当地几家富豪乡绅来县衙。</P>
杨县令向来喜欢薅富商大户的羊毛,这种大兴土木还要往外掏钱的事情摆在面前,他能老实说干啥就干啥?</P>
于是将几家当地的乡绅叫来,说了要在万年寺捐建一座风水塔一事,还没等杨县令将其中的好处讲完呢!欧阳复就应了下来。</P>
欧阳家本就是前朝有名的文臣,虽说因战乱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是这几年又陆续有年轻子弟开始出 息,尤其是他两个孙子,大孙子去年春天考取了进士二甲,二孙子又考中秀才,此时有个捐建风水塔的事情,他如何不应?</P>
于是欧阳复直接就将这事揽了下来,答应给万年寺捐建一座七层的八角琉璃塔,因建在寺内受香火供奉,欧阳复也因此期望得佛祖保佑他欧阳家兴盛。</P>
此事从年前就有商议,年后便开始动工,修了月余,总算是在上巳节前竣工了。</P>
袁未和袁旭两人乘着骡子车一到鹊渚镇,就发现这边的主街被围了个水泄不通。</P>
李远将骡子车赶到食肆后院停下,袁未和袁旭几人步行到万年寺门口。</P>
早有那学子等在门口,一见到袁旭过来,就与他招手:“哎!袁兄,到这儿来!”</P>
袁旭上前,与袁未介绍道:“这是金雄金兄,是我们书院金夫子的子侄,旁边这位是王儒新王兄。”再到旁边就是早一步到达的孙言慎和袁晓。</P>
就见孙言慎调皮地道:“我就不用介绍了吧!咱们两家可是亲戚。”</P>
那名叫金雄的学子,看到袁旭身后的男子,便问道:“这是你弟弟吗?与你长得颇像!”</P>
袁旭点头,介绍道:“袁未,我弟弟,读过几年书,现在家里打理生意。”</P>
金雄与王儒新都礼貌地与他打了招呼,袁未也长身玉立地与他们作揖,身上不见一丝女气。</P>
几人在门口说了好一会话,才见欧阳铮和金夫子高夫子等人结伴而来。</P>
欧阳铮见袁未一身男装站在人群之中,便是眼前一亮,上前招呼了一声,一行人就进了万年寺的大门。</P>
早有知客和尚等在门口,将众人引进大门,上香礼佛,净手回向,等他们拜完又将他们带到后面的万年塔处观瞻。</P>
佛塔的名字也很简单,欧阳家直接将其取名万年塔,取其经久不衰之意。</P>
新建的佛塔里面供奉了文曲星,袁未跟着欧阳铮几人登上了塔顶,极目远眺,隐隐约约能看到掩映在丛丛树木中的食肆。</P>
袁未高兴的指与袁旭看,袁旭道:“可惜今儿中午吃素斋,不然请大伙儿上食肆吃饭也未尝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