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张楚飞的惊呼,苏云二十几分钟做完第一张试卷(1 / 2)

二、填空题</P>

6.将长度为 1 的铁丝分成两段, 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 要使正方形与圆的面积之和最小, 正方形的周长应为————。</P>

解不等式问题,苏云看完题目,立刻有了思路。</P>

依旧没有动笔,直接心算,脑海顿时浮现一行行清晰的解题过程。</P>

解析:设正方形周长为x,则圆的周长为1-x,半径r\\u003d(1-x) \/ 2π</P>

所以S正\\u003d(x\/4)2\\u003dx2 \/16</P>

S圆\\u003dπ((1-x)\/2π)2</P>

S正+S圆\\u003d(x2 \/16)+π((1-x)\/2π)2</P>

……</P>

当x\\u003d4\/(π+4)时,S正+S圆有最小值。</P>

十五秒,苏云的大脑像是一台计算机,运行速度快得惊人。</P>

得出答案后,苏云直接在第六题的空缺处,填写好答案:4\/(π+4)。</P>

继续,苏云看向第七题。</P>

7.a,b 为空间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的直角边 Ac 所在直线与 a,b都垂直,斜边 Ab 以直线 Ac 为旋转轴旋转,有下列结论:</P>

1当直线 Ab 与 a 成 60°角时,Ab 与 b 成 30°角;</P>

2当直线 Ab 与 a 成 60°角时,Ab 与 b 成 60°角;</P>

3直线 Ab 与 a 所成角的最小值为 45°;</P>

4直线 Ab 与 a 所成角的最小值为 60°;</P>

其中正确的是———— 。(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P>

题目长了很多,不过苏云的阅读速度非常快。</P>

在阅读题目的同时,脑海中随即浮现一个三维的图形,随后三角形Abc开始自动旋转。</P>

每旋转到一个角度,苏云就判断完一个结论。</P>

看完四个结论,苏云也做完了判断,再次动笔。</P>

23落在题目空缺处,整整齐齐。</P>

苏云心无杂念,无视周围的一切,继续做题。</P>

其他同学也投入在做题中,两位监考老师安静地站在讲台上。</P>

一时间,考场内只剩下同学们书写的刷刷声。</P>

“啊!”</P>

二十分钟后,一声惊呼突兀地响起,惹来众多目光。</P>

发出声音的是高二1班的数学学霸张楚飞。</P>

在察觉到众多目光的注视后,张楚飞连忙捂住嘴巴,低下了头。</P>

不怪张楚飞如此失态,实在是他刚刚看到的画面,太过匪夷所思。</P>

就在刚才,张楚飞做完了最后一道填空题。</P>

只花了二十几分钟,就做完填空题和选择题,速度比以往快了很多。</P>

张楚飞非常满意,紧绷的身体也放松了些,微微活动了下身体。</P>

在扭动脖子时,张楚飞无意间看到了左前方的一道身影,正是同班的苏云。</P>

对于苏云参加数学竞赛选拔,张楚飞心存好奇,于是多看了两眼。</P>

真是好奇心害死猫,不看还没事,一看简直把他吓了一大跳。</P>

张楚飞眼中的苏云,腰身笔直、略微前倾,右手拿笔正在书写,速度快得吓人。</P>

张楚飞看的一清二楚,苏云不是在草稿纸上演算,而是直接在试卷上解答。</P>

更骇人的是,苏云手边还有一张试卷,朝上的一面是两道解答题,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P>

那是第一张试卷的背面。</P>

“这苏云,他、他竟然、竟然已经做完了一张试卷!”</P>

张楚飞内心掀起惊涛骇浪,整个人直接懵了。</P>

正是如此,张楚飞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P>

张楚飞的这声惊呼,一下子打破了考场内安静的氛围。</P>

同学们纷纷侧目,不明所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