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在它面前,辛苦构思的范文成了垃圾(1 / 2)

做完前面的题目,苏云也没歇着,很快便看起作文。</P>

对语文作文,苏云不敢轻视。</P>

前面的题目,基本有着标准的答案,所以他有自信能做到全对。</P>

作文虽然也有明确的得分点,但从始至终都是道主观题,苏云也没想过得满分的事,只能说尽量少被扣分。</P>

作文(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P>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P>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P>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P>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P>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P>

一段非常简短的文字,看起来云里雾里,说实话,要让苏云客观评价,这次的作文其实有难度的。</P>

但换成主观评价的话,苏云只有两个字,简单!</P>

仔细揣摩了几遍材料中提到的话,苏云微微闭起眼睛,思绪飞快转动,逐渐在脑海中进行一场头脑风暴。</P>

“空谷”,空旷幽深的地方,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P>

而悬崖峭壁、栈道桥梁分别象征着两个角度的联想,前者消极、后者积极。</P>

通过几个重要关键字,苏云稍加分析,便梳理出了题意,接着又进一步确定了作文立意。</P>

从“悬崖峭壁”的角度可以有如下立意:</P>

1、面对困难,惧怕畏缩肯定做不成任何事。</P>

2、面对人生的困境,有一种忧患意识,是一种对困境的直视。</P>

从“栈道桥梁”的角度得出如下立意:</P>

1、勇敢面对,想方设法克服,坚信自己能走到成功的彼岸。</P>

2、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P>

3、敢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方能走出人生空谷……</P>

从整体角度还可以有以下立意:</P>

1、心态决定看世界的角度。</P>

2、不同心境成就不同人生。</P>

3、给自己的内心搭建桥梁,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当临空谷而无惧,从而到达理想圣地;而不应该视空谷于悬崖峭壁,抱着悲观消极态度,怯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甘于平庸停滞。</P>

……</P>

分析完立意后,苏云开始在大脑中,把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P>

同时回想各种素材,去印证每一个论点。</P>

渐渐地,苏云虽还未动笔写下一个字,但一篇完整的范文几乎已经在他的脑海中形成。</P>

寻觅希望的“栈道”</P>

有句话说的好:“如果你的前面有阴影,那么你的后面一定有阳光。”因此,在“空谷”中看到“悬崖峭壁”,我们不能悲观绝望,应该积极地寻觅希望的“栈道”,走出空谷,迎接阳光。</P>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重症病人同住一间病房,靠窗的那位患者……</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