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瑾逸的班级外离开后,苏云便找到了自己的考场所在地点。</P>
默默坐在座位上,苏云闭目养神,只等考试的开始。</P>
两位监考老师站在讲台上,一个望着台下的学生,一个望着门口。</P>
考生们,在陆续进入考场。</P>
八点四十分左右,所有考生全部到齐。</P>
距离考试仅剩五分钟时,其中一位监考老师给所有人念了一遍考试注意事项,然后便发放了试卷。</P>
试卷发到苏云手上时,他早已经迫不及待了,第一时间扫了一下题目类型。</P>
很快,整张试卷被快速看完,苏云感觉,思路极为通畅。</P>
答完所有题目,只是时间问题。</P>
填写完个人信息后,苏云毫不犹豫,直接开始答题。</P>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P>
1.下述实验或现象中,可以阐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P>
A.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b.黑体辐射 c.光电效应 d.康普顿效应</P>
这几个概念,苏云无比熟悉,背后的原理,在脑海快速浮现。</P>
答案转瞬即出——bcd。</P>
毫无疑问,这是一道送分题。</P>
2.系统1 和系统2 质量相等,比热容分别为c1和c2,两系统接触后达到共同温度t;整个过程中与外界(两系统之外)无热互换。两系统初始温度t1和t2的关系为()</P>
A.t1=c2\/c1(t-t2)-t b. t1=c1\/c2(t-t2)-t</P>
c.t1=c1\/c2(t-t2)+t d. t1=c2\/c1(t-t2)+t</P>
直接一个方程便能得出答案的题目,苏云毫不犹豫的在试卷上写下一个d。</P>
3.假设原子核可视为均匀球。质量为A的中重原子核的半径R可近似地用公式R=R0R1\/3表达,其中R0为一常量。对于核子数相似的原子核,下列说法对的是()</P>
A.质量密度是基本相似的 b.电荷密度是基本相似的</P>
c.表面积是基本相似的 d.体积是基本相似的</P>
几个公式和概念,闪电一般,在苏云的脑海中划过。</P>
下一刻,唰唰声响起,苏云试卷上已经多出一个答案——Acd。</P>
很显然,物理竞赛预赛的试卷,对于苏云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可言。</P>
当然了,试卷本身难度也不高,毕竟只是预赛而已。</P>
前三道选择题,苏云用了还不到一分钟。</P>
都是眼睛快速扫过,接着便写出了答案。</P>
这样的试卷,苏云答题的速度,自然是极快。</P>
……</P>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P>
6.(10分)先用波长为λ1的单色可见光照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再加上波长为λ2(λ2>λ1)的单色可见光照射同一种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装置。观测到波长为λ1的光的干涉条纹为1、2级亮纹之间原本是暗纹的位置浮现了波长为λ2的光的干涉条纹的1级亮纹,则两种光的波长之比λ2:λ1= ____ 。</P>
题目倒是很长,原理极为简单,两个公式在脑海中浮现,苏云便有了答案。</P>
下一刻,右手拿着笔在横线上,快速写下了一个3:2。</P>
继续看向下一题,大差不大,依旧是文字一大段,答案两个公式便能确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