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皇宫内,奉先殿。</P>
皇帝坐在案后,太子跪伏在殿前。</P>
太子妃和宁王妃沈玉瑶则跪在殿外。</P>
“儿臣求父皇开恩,饶过儿臣恩师!”</P>
太子声音暗哑,神情焦急。</P>
“陆廉的孙子陆琪罪犯谋逆,株连九族,论罪当诛!我又如何饶得?”</P>
皇帝面色铁青,双目圆睁。</P>
“儿臣恩师自幼便被誉为神童,后被父皇钦点为儿臣老师。”</P>
“儿臣一直跟随恩施学习治国理政的道理,每每深受启发。”</P>
思及恩师过往,太子眼眶发红。</P>
“恩师一生公正廉洁!父皇亦赞其为开国文臣之首!”</P>
“儿臣还记得在老师辞官时,父皇特意赠百岁衣,祝福恩师长命百岁!”</P>
“如今只因孙子获罪而受株连,委实冤枉!更辜负父皇当日祝愿。”</P>
太子索性挺直脊背,声音也愈加铿锵有力!</P>
“放肆!”</P>
皇帝忽然怒而将一个茶杯砸于太子身前。</P>
“只因他曾为太子恩师,便要朕赦其死罪?”</P>
“那你让朕何以对天下万民?”</P>
“逆子!你休想!”</P>
“皇上息怒......”</P>
奉先殿的内侍,太监们纷纷跪下求情。</P>
“父皇,儿臣只认这个老师,求父皇饶他一命!”</P>
太子跪伏于地,叩头如捣蒜,仍不肯放弃。</P>
“求父皇饶恩师一命!”</P>
沈玉瑶和太子妃均曾受过陆廉教诲,此时也同声在殿外为老师求饶。</P>
皇帝听得殿外竟也有人为陆廉求饶,更是愤怒!</P>
“一群孽障!就为了一个陆廉,便想逼宫?”</P>
“还是说你东宫想要翻天?”</P>
皇帝怒目瞪向太子,咆哮道:</P>
“好!好!好!”</P>
“要朕饶你老师一命,那等你做了皇帝再赦免他吧!”</P>
皇帝手指着太子,厉声斥责:</P>
“全都给朕滚出去!”</P>
“滚,全都滚!”</P>
此言一出,奉先殿鸦雀无声!</P>
这是逼宫!</P>
这是谋反!</P>
谁敢再说一句,都是诛连九族的罪!</P>
那一句,“等你做了皇帝再赦免他吧”。</P>
其实已经表明了,皇帝此刻内心充满了对太子的猜忌和嘲笑!</P>
既猜忌太子,恐太子逼宫,又嘲笑太子怯懦,连逼宫都不敢!</P>
殿内殿外的人均噤若寒蝉。</P>
沈玉瑶还想进殿去再次求情,却被太子妃死死拉住。</P>
内心明镜儿一样的太子,摇晃着身体从殿内走出。</P>
那双通红的眼睛里充满了绝望和无力。</P>
太子妃忙站起身,轻轻扶着太子,走下奉先殿。</P>
太子的侍卫们也紧紧跟随其后。</P>
沈玉瑶无奈也只能起身,朝着毓秀宫的方向慢慢走去。</P>
冬日的皇宫,一派萧瑟,正如她此刻的心情。</P>
她的心里此时其实和东宫太子无异,充满了挫败感和绝望感。</P>
她想不明白,为何自己的老师一生为人谨慎,在朝为官时奉公廉明,告老辞官后清正不阿,最终却因子孙而落得秋后问斩的结局。</P>
是伴君如伴虎?还是命由天定,半点不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