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P>
洛小苒转过头,却看到钱婶把沾染了泥土的双手放到衣服两侧擦了擦。</P>
她那与赵堂明同样黝黑的脸上,此时露出一个有些讨好的表情:</P>
“赵堂明是个驴脾气,有什么事会一直放在心里,也不说出来,但是会一直坚持下去。</P>
他一心想着读书考功名,倔了大半辈子,一开始我也支持他。</P>
但是我刚嫁到赵家的时候,因为公公婆婆走的早,赵堂明下面的弟弟妹妹又太小,家里所有的重担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P>
后来,赵堂明见我一个人实在是太辛苦了,便把自己的时间一分为二,一半读书,一半和我下地干活。</P>
所以,别的读书人都是白白净净的,他却被晒成了黑炭,还时常遭受读书人的耻笑。</P>
我其实是期盼他能考中的,哪怕中个秀才,那我家就不用交田税,他也不用服徭役了。</P>
可他一边养家一边读书,就这样过了大半辈子,一直没考中。</P>
我也从一开始的支持他读书,慢慢开始埋怨他在笔墨纸砚上的花销。</P>
但是,他熟读这些《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而且他的弟弟妹妹都是他带大的。</P>
我觉得他如果做教书先生,一定会是位好夫子。”</P>
钱婶的眼睛直视洛小苒,其中包含着两人都心知肚明的含义。</P>
洛小苒足足停顿了三秒,才慢慢悠悠吐出四个字:</P>
“我也觉得。”</P>
然后,飘然离去。</P>
望着赵堂明家门口的那条河,洛小苒终于坏笑出声。</P>
本想着逗一下赵堂明,故意说还有其他教书先生,因而不一定聘请他。</P>
没想到钱婶如此敏锐,一眼就看出赵堂明的沮丧,从而猜出也许是教书先生的事要黄。</P>
于是果断出言为他说项,真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女人。</P>
这也从侧面说明钱婶对赵堂明的了解,不然她不可能仅凭赵堂明的一个表情,就猜测出这么多。</P>
今天,洛小苒对赵堂明的了解也深了一层。</P>
一则,从那些书能看出来,赵堂明确实有苦读诗书。</P>
二则,在男尊女卑的古代,赵堂明肯放弃一半读书的时间,主动和妻子一起分担生活重担,这一点很加分。</P>
赵堂明既能坐家读书,也能下地务农,至于为什么科考连年不中,洛小苒也不知道。</P>
也许竞争太激烈?</P>
也许赵堂明只是死读书?</P>
也许运气不佳?</P>
也许,有各种也许……</P>
沿着河边走,不远处就是回河西村的桥,只是桥上似乎又出现了幺蛾子。</P>
一个人上半身躺在桥上,下半身躺在桥下,两腿中间正好别住了这铁索桥的铁索,所以没有掉下去。</P>
洛小苒三步并作两步,倒没有先把那人拖上来,而是先把手指放在其颈动脉上。</P>
有脉象,人还活着,洛小苒开始把他从桥上拖下来。</P>
是一位老年人,头发花白,满脸都是褶皱,眉头能够夹死一只苍蝇。</P>
“呼吸正常,脉象平稳,怎么还不醒?”</P>
洛小苒跟着杜空青也算学了一些基本的中药和脉象,因而能判断出这个人的基本情况。</P>
“洛小姐!”</P>
钱婶追了出来,手里还挎着一个大竹篮。</P>
“洛小姐,这是我家树上结的柿子,可甜了,你拿回家尝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