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维鼎这趟来明报,当然不只是因为他欠下了金雍一次访谈。</P>
而是——谈合作。</P>
港岛报纸业相当繁荣。</P>
报社就有六七十家。</P>
日报晚报早报且不提,还有各种商业报金融报专业性很强的报纸。</P>
而这些还只是华文报,还有给英国人给上流人士看的英文报。</P>
这些英文报纸上,很少刊登港岛本地的事情,他们不关注本地人的死活。</P>
看不到就等于没有发生。</P>
英文报上面多刊载一些国际新闻报道,及权威性的商业和金融分析。</P>
另外在副刊上还会登载一些港鹰政府的举措动向,商业承建地皮拍卖等官方信息。</P>
正是因为这些内容,以南华日报为首的英文报纸,在港岛这个汉字为主导的城市竟然也有不错的销量。</P>
殖民地就是这样,谁都没有安全感,所有人都想迫切的了解尽可能多的信息,以此寻求那微不足道的安全感。</P>
港岛更是如此,这里人员构成复杂,大多都来自五湖四海,饱经战乱。</P>
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对于生存的危机仿佛是刻进了他们的骨子里。</P>
风向一时不对,他们是真会卷起细软跑的。</P>
所以,在港岛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关注新闻。</P>
也正是因为如此,五百万人口的港岛,能够养活这么多家报社。</P>
因为买报看报,几乎已经等同于他们的衣食住行。</P>
而明报......从1959年金雍创建以来,它的公信力越加受到港岛市民的认可。</P>
在此时,称它为华人中文报公信力最高的报纸,也不为过。</P>
而这,正是邵维鼎想要和对方合作的最大缘由。</P>
走进明报总部大楼,邵维鼎步伐从容。</P>
前台小姐一看见他,虽然并不认识,但是神态立刻拘谨了起来,小心翼翼地问道:“先生,请问你有什么事吗?”</P>
邵维鼎什么话都没说,递出了一张黑色鎏金名片。</P>
上面只有三个大字——邵维鼎。</P>
前台接过一看,看了看名片又看了看对面一身贵气的帅哥。</P>
这人就是报纸上说的那个邵维鼎?</P>
港岛最为年轻的亿万富翁,商业巨子?</P>
掩饰住心中的震惊,前台小心翼翼道:“邵先生,我们社长已经在办公室等你了。”</P>
邵维鼎没有接过,反而将名片留了下来:“蓝小姐,如果你有兴趣当一名演员的话,可以打这个电话。”</P>
他没想到,竟然在明报还能遇到后世的一位明星。</P>
在他的记忆中,蓝洁瑛似乎82年才会报名无线班,然后进入演艺圈。</P>
随后在tVb声名鹊起,因其出众的美貌和才华,在当时的娱乐圈中脱颖而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