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上公堂(2 / 2)

“哥儿,我们只能管龙门外面,龙门里面不归我们管。”衙役班头两手一摊。</P>

学生们一想也挺有道理。</P>

夏吉芳的挟带是龙门里面被查出来的。</P>

确实不关这些衙役们的事。</P>

几个学生看向衙役班头的目光顿时亲切起来,“下次考试,有劳各位保驾护航。”</P>

“好说好说。”衙役班头拉到了业务,心里挺美。</P>

只要银子给够,保护谁不是保护!</P>

既然陆存仁招了,这个案子就没什么异议。</P>

徐县令与师爷商量一下,准备结案。</P>

外面突然喧哗起来。</P>

风尘仆仆的衙役背着包袱跳下马,冲进公堂。</P>

“大老爷,府试结果出来了……”</P>

“府试结果出来了!咱们南离县有人中了!有人中了!”</P>

正准备结案的徐县令连案都不结了。</P>

撩着官袍走下台阶,神情也有些激动,“快,快把名单给我看看。”</P>

秀才试共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种。</P>

三年两次。</P>

三年前,王真彦中了秀才。</P>

这是南离县三年来唯一考中的秀才。</P>

说起来,他这个县令就是文教不昌,没搞好教化。</P>

每次回京的时候,都抬不起头。</P>

这会听到有人中了,案子都不管了。</P>

“是谁中了?”</P>

徐县令顾不得矜贵,走到衙役面前,一把抓起衙役身后的包袱。</P>

包袱里是个小匣子。</P>

匣子里,放着一纸公文。</P>

盖有学政和京兆府府学署的官印。</P>

这是一份正式的官方公函。</P>

掠过前面一大通的歌功颂德,徐县令急迫的往后看。</P>

“南离县考生王永卿,第一十三名??好,好好好!”</P>

徐县令哈哈大笑起来。</P>

师爷走过来,拱手:“恭喜东翁,可喜可贺。”</P>

听到王永卿中了,公堂下面的学生一片欢喜:“永卿兄中了。”</P>

“太好了,以后咱们出去玩的时候,在面对忘居县的学生时总能扬眉吐气了。”</P>

“永卿兄真给我们南离县长脸。”</P>

耳听着学生们的话,徐县令唇角带笑。</P>

学生们的遭遇,何尝不是他的遭遇?</P>

他在面对忘居县县令的时候,也是矮一头。</P>

谁让人家忘居县不仅有举人还科科有人中秀才。</P>

忘居县是大县,共有十个秀才的名额,南离县也是十个。</P>

忘居县每年秀才岁考厮杀得血流成河,南离县连考都不用考,因为不满额。</P>

这会看到有人中了府试,徐县令怎能不高兴?</P>

徐县令接着往下看。</P>

这一看,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案首?竟然中了案首?”</P>

“谁是案首?大老爷您就别卖关子了?快告诉我们!”一个学生胆子大,在堂下嚷了起来。</P>

堂下的学生们齐齐出声,要求徐县令赶紧把名字念出来。</P>

徐县令清了清喉咙:“慈有南离县考生陆伯舟……”</P>

说到这里,徐县令的语气顿了一顿:“案首!案首是陆伯舟!”</P>

寂静!</P>

堂下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一片喧哗。</P>

“陆伯舟中案首了?”</P>

“我看过他的文章,实至名归啊!”</P>

听着这夸赞声。</P>

陆存仁一个劲的摇头:“不可能,不可能!”</P>

情急之下,陆存仁大吼:“陆伯舟四年没看过书,他凭什么中案首?”</P>

“王永卿和陆伯舟天天在一起读书,是不是有人知道了考题题目?”</P>

听到这话,知道本次府试内情的徐县令神色一冷。</P>

“掌嘴!”</P>

一个衙役上前,拿着掌嘴的工具往陆存仁脸上打去。</P>

噼里啪啦几个大嘴巴下去,陆存仁的牙齿掉了几颗,血流如注。</P>

两腮高高肿起。</P>

陆存仁瘫在地上,还是在喃喃自语:“怎么可能?怎么可能?”</P>

这时。</P>

外面传来惊喜的呼声:“陆案首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