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陆仲玉,李菁岚站起来:“仲玉怎么来了?不是说让你们在家里等我们吗?”</P>
陆仲玉先是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接到你们要来京城的信,我实在是坐不住,就央王管家一起去城门口接你们。”</P>
“城门口人太多,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你们的牛车和我们错过,一路追到小槐树胡同。”</P>
陆仲玉说完,看向陆观鱼,“小妹,我来了。”</P>
方才陆仲玉和李菁岚说话时,陆观鱼还能像模似样的站着,听到这一句小妹,陆观鱼心头一暖。</P>
她急走两步,拉着陆仲玉的手:“二哥,我想你。”</P>
声音竟是有些哽咽。</P>
陆观鱼低头时,头上的白玉簪子映入陆仲玉眼中。</P>
妹妹的头发乌黑发亮,一丝不苟的梳到头顶。</P>
身上穿着一件浅绿交领袄子,下面是一条乳玉色的百褶裙,只露出一抹裙边。</P>
衣服样式新颖,面料讲究。</P>
手腕上还戴着一个金镯子。</P>
再看椅边还搭着两件白色的披风。</P>
陆仲玉便知道,妹妹这一身依旧是带丧的孝服。</P>
再看李菁岚,也是装扮素雅,头上簪着一朵白玉兰簪子。</P>
同样也是孝服。</P>
父母双亡,守四年已经够了。</P>
但是嫂子和妹妹这样穿,证明她们依旧在按古礼守丧。</P>
这是要守满六年的孝期。</P>
陆仲玉把目光收回到陆观鱼身上,轻笑了,“都多大了,看到哥哥还哭。”</P>
陆观鱼吸了吸鼻子,感觉方才看到陆仲玉的温情全被这句话给扫没了。</P>
哼了一声:“亏得我还想着你,给你准备了礼物。”</P>
“是什么礼物呀?”陆仲玉问。</P>
陆观鱼把脸别到一边,就是不理他。</P>
陆仲玉知道他惹妹妹不开心了,转到另一边行礼:“好妹妹,告诉我吧,是什么礼物。”</P>
陆观鱼又哼了一声,转到另一边。</P>
急得陆仲玉围着陆观鱼团团转。</P>
看到这兄妹俩在闹别扭,李菁岚不禁笑了。</P>
上前和王家管家见礼,“这些日子,多亏你照料他们兄弟。”</P>
“不敢当不敢当。”王家管家侧了半边身子,不敢受礼。</P>
这次李菁岚要带着陆观鱼在京城住几天,考察一下京城人的饮食习惯。</P>
顺便也带来了王家给两个儿子送的东西。</P>
王家管家当然不让她们住在外面,请她们去王家居住。</P>
这是李菁岚第一次来到王家位于京城的院子。</P>
这间院子就是为科举考试修建的。</P>
院里是一个个小院,方便亲友们来京科举。</P>
陆伯舟居住的小院和王真彦王永卿兄弟挨着。</P>
李菁岚进去后,发现院里的堂屋改成了书房,里面是卧室,方便看书写文章。</P>
窗边的长案上,放着一堆堆的书籍。</P>
在书籍旁边,放着一个小匣子。</P>
匣子里,是她前段时间写给陆伯舟的信。</P>
李菁岚手持着信,恰巧秋风吹起。</P>
初秋的风从窗外吹进来,落到信纸上,信纸朝她怀里扑来。</P>
李菁岚不禁笑了。</P>
她和陆观鱼没住到这间小院,而是去了隔壁院子住。</P>
吃完饭后,陆安讲了很多京城的事,陆仲玉在一旁补充着。</P>
李菁岚便知道了,陆伯舟和王家兄弟除了去科举和去找周进,其他时候没出过大门。</P>
后来,周进也住进了王家小院。</P>
四个人每天在一起就是看书讨论吃饭睡觉。</P>
“那间写着瑞雪的院子,是周秀才在住的。”陆安说道。</P>
周进这科不出意外肯定能中举。</P>
王真彦和王永卿就有些危险了。</P>
前世这兄弟俩连考了数次才中举。</P>
也不知道这一世会怎样。</P>
对于陆伯舟能不能中举,李菁岚更是心里没底。</P>
乡试要连考九天,期间不得出考场。</P>
乡试还未结束,李菁岚和陆观鱼也没在家待着。</P>
而是坐着牛车在京城四处转悠。</P>
看看京城什么吃的东西卖得最好。</P>
晚上回来后,姑嫂开始做总结。</P>
陆仲玉和陆安则是天天在贡院门口守着,等着开门那一天。</P>
就在忙碌中,八月十七日到了。</P>
乡试最后一天。</P>
陆伯舟虽然神情萎顿,精神却极不错。</P>
这次出的几道题,都在他们的研究范围之内。</P>
周进的学习能力比他们强。</P>
把自己的学习技巧共享给他们:题海战术。</P>
周进说道:“考试出题无非是从孔孟二位圣人书里出,我们只需要把这两位圣人的书籍研究透便可以了。”</P>
“我研究了数年八股,发现八股破题转题承题有一定的规律。”</P>
按照周进说的办法,四个人的破题效率大大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