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P>
南离县溪水村为农民读书的古先生打开家门,一眼看到门外趴着个人。</P>
“怎么躺我家门口?一会村民们还得过来读书识字呢。”古先生走过去,推了推人。</P>
被他推的人却没半点反应,仿佛死了似的。</P>
古先生吓了一跳,连忙伸手探了探鼻息,又摸了摸脖子。</P>
感觉到还有脉搏,古先生松了口气,“吓死我了。”</P>
早起下地已经收工的杨老实扛着锄头走过来,见到古先生家门口躺着人,也是吓了一跳。</P>
“这是谁呀?”杨老实走过来把地上的人翻了个面,却见到这人脸上有道很长的刀疤。</P>
刀疤已经化脓,半边脸都肿胀着,一时看不出这人的长相。</P>
“怎么伤成这样?”杨老实和古先生都是心善的人,忙把这人拖到院子里。</P>
“我去煮点青蒿。”古先生忙让妻子捅开火炉开始煮药。</P>
农民们受伤是常事。</P>
古先生这里常备着普通的伤药。</P>
不一会,青蒿药水煮好。</P>
在杨老实的帮忙下,古先生给陌生人喂了碗药水。</P>
又把青蒿剁碎,覆在陌生人的伤口上。</P>
许是因为喝了药,也许是陌生人的求生意识比较强。</P>
不过一会,陌生人悠悠醒转。</P>
“多……谢……”陌生人半边脸肿着,眼睛睁不开,勉强能睁开另只眼。</P>
“你是打哪里来的?”古先生问他。</P>
陌生人的声音很虚弱:“从河南桐柏来的。”</P>
“呀,你竟跑了这么远?”古先生有些吃惊,又接过妻子递过来的米粥,“喝点米粥补补身子。”</P>
陌生人闻到米粥的香味,已是饥肠辘辘,强撑着病体接过米粥。</P>
“能吃东西就是好事呀。”古先生放心了。</P>
杨老实凑过来,问:“你们河南可是产粮大省哩,都用的什么肥料?能和我说说不。”</P>
古先生阻止他:“没见人家病着?问这些做啥?”</P>
杨老实挠了挠头,嘿嘿笑:“我这不是好不容易见个外省人嘛。”</P>
陌生人喘了口气,断断续续地回答杨老实的话:“河南那边粮食产量也就是两石左右,平时只用畜牲肥料。”</P>
原来那边也是只用畜牲肥料啊?</P>
杨老实有些失望,又问:“你叫啥?”</P>
“我姓苑(yuàn),没有名字,家里排行二。”</P>
“哦,苑二。”杨老实念叨了一下名字,又挠了挠头,“这名……”</P>
连着念起来就跟喊冤似的。</P>
眼见苑二神智有些清醒,古先生也问:“你怎么从河南跑到京师来了?”</P>
“家里遭了灾,一家人逃到京师,结果一路上死的死亡的亡只剩下我一个。我受了伤,若不是你们相救,只怕我也要死了。”</P>
苑二说着爬起来要给古先生和杨老实磕头。</P>
“这可使不得。”古先生也是家乡受灾后来到京城投奔亲友的,听到苑二这样说,不免起了惺惺相惜之心。</P>
“你有路引凭条牙牌吗?”古先生问。</P>
“有牙牌。”苑二指了指脖间。</P>
古先生掀开苑二的衣领,找到一个牙牌。</P>
牙牌上刻有姓名籍贯家庭住址。</P>
逃难的人肯定不会有路引凭条,唯一的身份证明就是牙牌。</P>
古先生自己也是逃过难的,懂这些。</P>
他把牙牌塞回苑二的衣领中,“先养伤吧。”</P>
当初若不是陆伯舟和李菁岚对他伸了把手,他和老妻在破庙中度日,只怕这会已经饿死了。</P>
都是天涯沦落人。</P>
能伸把手就伸把手吧。</P>
“谢谢……”苑二勉强露出一抹感激的笑容。</P>
只是配上他肿胀带伤的脸,怎么看怎么骇人。</P>
眼见古先生要留下苑二,杨老实把古先生拉出去。</P>
“你怎么留下他呀?”</P>
古先生叹了口气:“当年若不是沛王殿下,我和老妻已经死在南离县了。”</P>
古先生的事情,杨老实知道。</P>
听到古先生这样说,杨老实明白了古先生的心思:“我刚才观察他的手指,虽然全是污泥,却没茧子。一会你好好套下他的话,看他以前是做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