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离开中军大帐找到了孙坚,他认为这次讨董只有孙坚和关羽能够入眼,其他的诸侯皆为鼠辈。</P>
所以他特意来向孙坚道别。</P>
夜色渐浓,月华如水,洒落在营帐外的青石板路上。</P>
曹操与孙坚,此刻在酒桌旁对酌。</P>
曹操举杯,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说道:“文台兄,此次讨董,我观众诸侯,唯你与辽州刺史关羽关长生能称英雄。”</P>
“你们二人,勇武无双,智谋过人,立下赫赫战功。然这盟主却没有任何赏赐!”</P>
“至于其他诸侯,不过是一群鼠辈,只知苟且偷安,相信不久之后,必将土崩瓦解。”</P>
孙坚听后,哈哈大笑,豪气干云:“孟德兄所言极是,我孙坚虽不才,但也知道此行非为私利,而是为了天下苍生。至于那些鼠辈,就让他们自去蹦跶吧。”</P>
两人推杯换盏,聊得兴起。</P>
然而,曹操的眼神突然变得深邃起来,他低声问道:“文台兄,有传言说你私藏了传国玉玺,此事是否属实?”</P>
孙坚闻言,面色一变,但随即恢复平静,他摇头道:“孟德兄,你我是何等交情,我孙坚岂会做出此等不义之事?”</P>
“那传国玉玺,乃是大汉皇室的象征,我若有幸得之,必会献给天子,岂敢私藏?”</P>
曹操看着孙坚的眼睛,似乎想从中看出什么,但孙坚的眼神坚定而坦荡,让他无法窥视其内心。</P>
曹操微微点头,心中仍有疑虑,所有人都说孙坚得了玉玺,不可能空穴来风,尤其是如今玉玺不知所踪。</P>
这时,孙坚将自己的小儿子孙权叫了出来。</P>
孙权虽然年仅九岁,但步履从容,神态自若,对着曹操行礼道:“孙权孙仲谋见过曹叔叔。”</P>
曹操看着孙权,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孩子的气质与年龄极不相符,显得异常成熟稳重。</P>
孙坚说道:“此乃孙某次子孙权,给他大哥取字同时也给他取字孙仲谋!”</P>
“我这孩儿在听说诸侯认为我私藏传国玉玺时仰天长笑。”</P>
“我问他为何发笑?”</P>
“他回答道:‘秦得玉玺两世而亡,传国玉玺乃是不祥之物。这玉玺虽贵重,但亦是大祸之源。我孙家虽为武将世家,但亦知忠君报国之道,岂敢私藏此等不祥之物?’”</P>
“一小儿都懂得的道理,我如何不懂?”</P>
曹操听后,发出一阵感慨,他拍着孙权的肩膀说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和胸怀,将来必成大器。”</P>
孙坚亦是满脸骄傲!</P>
“报。主公、曹大人,营外辽州刺史关羽求见。”</P>
两人一喜,起身相迎!</P>
两人对着关羽下拜:“末将曹操拜见汉寿亭侯!”</P>
“末将孙坚拜见汉寿亭侯!”</P>
关羽也拱了拱手:“两位将军不必客气,这里没有什么侯爷,只有手足。”</P>
“今日我得知孟德兄在此,特意来与二人告别。”</P>
“你们还是叫我长生即可。”</P>
两人点了点头,孙坚将关羽、典韦、赵云请了进去。</P>
庭院内,微风轻拂,花香袭人,但关羽却无心欣赏。</P>
三人坐定,周围无他人,只有三人在此!</P>
“两位兄长,关某此次前来,除了辞行,还想与两位共议天下大事。”</P>
曹操抚须微笑,道:“长生兄有何高见,不妨直言。”</P>
关羽环顾四周,确定无人窃听,这才缓缓开口:“如今天下诸侯并起,然多为草莽之辈,难成气候。不久的将来,必将互相征伐,合并成几大势力。”</P>
孙坚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关兄弟所言极是,不知你如何看待我等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