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7号,“角落之神”销声匿迹。</P>
只闻其声,未见其型,正所谓从未出现的又何来消失之说。”</P>
此刻又翻了一遍,书的其余部分依旧是一张张白纸。</P>
孙义荣很疑惑,这些字是如何出现的?</P>
文字看样子是与“角落之神”相关的内容,可以理解为第一段描述的是“角落之神”的出现,第二段描述的则是“角落之神”的消失。</P>
为何唯独偏偏出现了这些文字,而不是别的。</P>
此时,特察局机密档案室里的一幕幕古怪场景再次过电般闪入孙义荣的脑袋里。</P>
他再次记起了在那个古怪空间内见到的那八本杂志《太虚》。</P>
哦,确切的说,当时他只看了前四本。</P>
如果按照那四本杂志的路数,首先说明记录在案的“角落之神”被《太虚》界定在了怪力乱神的范畴内。</P>
尽管孙义荣内心还有些抵触,可他不得不相信《太虚》的判定,承认“角落之神”属于都市怪谈,而非他之前简单以为的是一帮诈骗团伙。</P>
接下去,按照前几本记录的时间推算,加上这本中间显示的年份排布,孙义荣认为他手中的这本《太虚》不属于当时在机密档案室里所见的八本中的任何一本。</P>
而是记录2007年到2017年间发生事件的第九本。</P>
这个推论的出现预示着什么?</P>
今天的日期是2015年10月13日,距离2017年还有一年多。</P>
这是否预示着他手里的这本《太虚》,是一本真实世界还未发售的,极有可能在未来发售的杂志。</P>
这本从那个诡异莫测的特察局机密档案室里带出来的杂志,上面是一片空白的话,倒也算是正常;</P>
可现如今,它上面出现了文字,而且还是按照特定规律排布的印刷体,这能不让人深思吗?</P>
想到这里,孙义荣浑身的汗毛都竖立了起来。</P>
他满含敬畏之心,再一次颤颤巍巍屏气凝神,比以往更加小心地翻阅起书页。</P>
摩挲着翻回扉页,他的指尖忽有异样感。</P>
仔细查看之下,孙义荣发现扉一页面中线上方存在着一些凹凸痕迹。</P>
心下一动,他赶紧拿来一张拓印纸盖在扉页上,接着在可疑位置用铅笔摩擦,不多时果然看到覆盖的纸面上显现出了一排字迹。</P>
虽说字迹模糊,但是能清晰地看出是四个字,第一个字是“角”,第三个字是“之”。</P>
“角落之神!”</P>
脑中的联想令浑身的汗毛再次竖起,这次连同他头发的末端都感受到了那种无法克制的颤栗。</P>
这是那天摸进他们家的那群偷盗者的作为吗?</P>
难道说,是因为偷盗者在扉页写下了“角落之神”四个字,才使得后面出现了相关的文字?</P>
可是,既然写了字,却为何单单留下凹凸痕迹?</P>
难道说偷盗者写在扉页上的“角落之神”四个字是用一支没墨的笔书写而成的?</P>
想到这里,孙义荣即刻跑去自己的书桌边拿了一支没打过墨水的新钢笔。</P>
他小心翼翼用这只钢笔试着在扉页上写上“大长老”几个字。</P>
等了半个小时,却没等来任何变化。</P>
‘怎么回事?’</P>
失败的尝试让孙义荣不得不猜想,</P>
是没有与“大长老”相关的怪谈信息?</P>
还是偷盗者使用的笔实际上有什么特殊的讲究。</P>
看来需要好好研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