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药王茶(1 / 2)

乔钰心里打定主意了。</P>

所谓,要致富,先修路。</P>

往来贸易,货物流通,没有路,鬼来你这犄角旮旯。</P>

但钱又是个问题了。</P>

一千万修毛的路。</P>

在大山上修路,没上亿是不行的。</P>

这工程量不比引水上山小。</P>

让大怨种赵昆龙掏钱?</P>

估计那一千万就是他的家底了。</P>

找人投资?</P>

打铁也要自身硬,这洛水村有值得投资的地方吗?</P>

“我们这里野味儿挺香的。”</P>

“对,山鸡,还有野兔,山猪也好吃。”</P>

“肉劲道,一口咬下去,香的流油。”</P>

洛水村村民靠山吃山。</P>

山中自然都是宝。</P>

可也不顶用啊。</P>

“这不是搞养殖,很难大规模发展。”</P>

说白了,山鸡山兔太少了。</P>

赚的都是温饱钱。</P>

又不能搞养殖。</P>

“农业呢?干旱种葡萄,收成也不错。”</P>

葡萄养殖可以在干旱的地方,对水分要求不高。</P>

老村长摆摆手:“咱们没地呀,人家种葡萄要大棚呢,咱们是山丘,种不了。”</P>

养殖不行,农业也不行。</P>

符合农村生态化的规模项目压根就搞不了。</P>

“不然手工业怎么样?”</P>

刘桂枝出了个主意:</P>

“以前我接过十字绣呢,一副二十块。”</P>

“对对对,手工我们也是可以的。”王翠娥道:“我还做过钻石画,还有给人剪线头,纳鞋底,咱们都能干。”</P>

乔钰摇摇头:“这些东西都能被替代,谁都能做。”</P>

要想乡村振兴,离不开特色化产业。</P>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才能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P>

不然还是会被淘汰。</P>

永远走不出农村。</P>

但特色化产业,养殖和农业不能做,能做什么呢?</P>

“就没有那种适合大规模养殖的吗,比如药材也可以的。”</P>

像小眉山,就是种药材发家致富。</P>

小昆山,盛产瓷。</P>

这些都是特色化。</P>

绝无仅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