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传入郦城,百姓人人自危、坐不安席。且不论郦王暴毙,就算郦王还活着,那病恹恹的身子都直教人提心吊胆,更别说时下国之无主,皇帝征讨在即,岂不是叫郦城百姓没了活路。
将士们也士气沦丧,晏军本是铁甲雄狮,出兵迅猛,他们还没来得及整备心理,晏军便已军临城下,且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令他们惶惶如无头苍蝇,溃不成军。
夜至,丞相巡察完三军便立马赶来汇报舒晋:“郦王,老臣已统计完毕,我军共有三十二万兵马,十万骑兵,三千锱重车,粮食足三军三月之费…各项数目已全部记录在册,请郦王过目。”
舒晋看了一下清册,然后放下:“此战绝不能拖到三月之久,必须赶在苍鸾回师之前。可问过封将军这仗如何打?”
“封将军说不知道鹿州守城兵马有多少,如果守军不足十万,大可避城外晏军锋芒,依旧攻打太朝关。”
舒晋听罢很是排斥,攻打太朝是之前的计划,如今突来变动,应该想办法护住晋郦而不是舍近求远。舒晋不可思议道:“抛弃晋郦而攻鹿州?果然不是郦人不思郦民。我若是一抽军,王阳轻而易举攻入郦城,占领了王宫,那时便是国破家亡,他封淡淼到底是何居心?”
“封将军亦是想到了这一点,让我向郦王解释,如果鹿州守军不多,我们就全军出击,郦王你虽然会失掉一个王宫,却能收获一个皇宫。王阳是个有分寸的人,绝不会屠害晋郦的百姓,他要的只是郦王你。”
如此说来,的确有赚不陪,但前提是:“封将军有这个把握?”
丞相犹疑地摇着头:“这个老臣也不敢确定。”
封淡淼的出现为外人所不知,晋与匈奴联手亦为外人所不知,而这两个有利的变数皆在舒晋运筹帷幄之中,尽管被王阳蒙了一程,但接下的突变有的王阳难受。舒晋舒缓了一口气,既然封淡淼胸有成竹,再加匈奴伺机而动,便不怕鹿州守军几何,舍弃这小小的郦城又有何妨。
“告诉封将军,本王支持他的提议。”
丞相顿了顿,问道:“还有一事,城中谣言四起,说郦王你日前病亡,现在将士士气不振,百姓精神萎靡,如此下去,我军怕是无心力敌。郦王你不作任何反应,不会是还不知情吧?”
舒晋一边看着地图,一边草草回应:“自然是知情。”
“那郦王为何不去澄清。”
“澄清得太早,敌人不就能早做防备。我要的是他们猝不及防。”舒晋饮下一杯热乎乎的清水,暖了暖脾胃,人也精神起来,继续思考军情,“王阳好不容易传得路人皆知,我若不顺水推舟便是辜负了他一片苦心。日后我便不露于人前,你现在去问封将军何时启程,我一同前去。”
“是,郦王。”
“去吧。”
“臣告退。”
“等等,”舒晋想到什么,吩咐道,“明天你便披麻戴孝,去宗庙哭丧。”
丞相错愕:“郦王这…这不是落实你病亡的事实?为什么?”
“不为什么,你只管照着去做。”
“老臣…遵旨。”
丞相再次转身离开,舒晋心思缜密,想了又想,嘱咐道:“且慢,如果封淡淼问起本王的态度如何,你便说我十分犹豫,举棋不定,再三思索后方同意进攻太朝关。”
舒晋刹那间意识到,封淡淼让丞相前来解释,未必只是想听取自己的意思。
丞相连夜又赶去军营回复封淡淼,说了舒晋的意思。封淡淼思虑了一会,问道:“郦王当真犹豫了很久?”
丞相愁眉苦脸:“郦王一方担忧晋郦百姓安危,一方担忧三十万兵马石沉大海,所以顾虑颇多。”
封淡淼所有若思:“知道了。”
——
茫茫草原之上,前行着三万晏军。之前宣战时宣称进军七万是想吓唬吓唬北僚,好令他们识趣臣服,没想他们愈挫愈勇,顽劣固执,但也并不妨碍苍鸾以少胜多。
“大草原果然天高云阔。”苍鸾仰头看向碧空,心情不算畅快,因为吞并北僚没能给他多大的惊喜。
一小兵附和道:“草原虽然疆域辽阔,但算不得物阜民丰,论物产不如江南,论风景也不如江南。”
“无奈我大晏边族,只北僚最是富饶。”若是还有更好的选择,苍鸾也不会攻打北僚了。
士兵斗志昂扬,苍鸾欣慰地探了一眼军队,在人群中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低头默默行走,虽然嵌在大军之中,但混身透着一股文艺劲,气质独树一帜,显得异常孤独和孤傲。苍鸾定睛一看,发现他是——“莫倚楼,出来!”
论一个艺官在行兵作战中的重要性还不如一个军妓,他莫倚楼混进来意欲何为,吹拉弹唱?
那人心头一阵发麻,却未停住脚步,闭上眼睛厚着脸皮继续前行,好似苍鸾没在喝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