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
各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突然发现,他们陛下比报纸上那些写故事的人还敢想。
飞升成仙?这是能随便说的吗?
见臣子们面面相觑,都没说话,姜启理直气壮地继续说:“姜团的出现不够惊奇吗?他拿出来的东西,帮助大夏做的事情,不比从未见过的仙者多吗?
如果不是他一直很低调,不想把自己跟仙者放在一起谈论,别说百姓们,朕都想给他建宫殿、造雕像了!”
“陛下,话是没错,但您也说了, 福王并不想跟仙者相提并论,您这样做,万一对方知道……。”
卫绰说的不算委婉,姜启一下子就听懂了。
对方这是在提醒他,别为了自己的一时兴起,就忽略了姜团的感受,哪怕对方现在可能已经感受不到。
被臣子反驳,姜启并没有不高兴,而是说:“朕没想大张旗鼓地告诉别人这件事。”
不大张旗鼓?那要怎么办?偷偷摸摸地说?
哎,大夏臣子们想的没错,他们的陛下就是想偷偷摸摸地告诉别人。
姜团消失这事肯定瞒不住,很快能知道的人都会知道,福王突然不见了。在此之前,他们必须拿出来一个说法。
本来这个说法只要合情合理就行,比如之前臣子们说的那个,姜团重新回山里修行,其实没多大问题。
但在姜启看来,姜团那么特殊,为大夏做了那么多、那么大的贡献,现在离开,怎么能给出那样敷衍和普通的理由,必须显现出对方的特殊之处来。
虽然不能明着说姜团非常成仙了,却可以用模棱两可的话来说。
而且有的时候,你正大光明地跟别人说实话,别人会可能不会相信,你偷偷摸摸地传些小道消息,别人却会深信不疑。
或许这就是人的奇特之处,总觉得费尽心思打听出来的东西,才是真的。
这样一来,即使他们从未亲口说过姜团成仙的话,其他人也肯定会往那边想。
姜启的想法很奇特,可行性却很大,大臣们再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答应了,而答应的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姜团消失的事情,在大夏上层的影响会很大,尤其对于皇室和他们这些大臣来说,无异于一次地震。
然而把这件事放到下面,影响又不是那么大。
因为姜启对姜团的保护,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夏能发展到目前的水平,跟对方有很大关系。
平民百姓听说对方离开,估计只会感叹一句“哦,福王又回山里修行了!”,其他的就没了。
在这件事情上,姜启的做法并不会给大夏带来更多的震动。
第二点,他们能看出来自家陛下的心情非常不好,这个他们能理解。
对王朝帮助很大,对自己家族帮助更大,还一直被自己当成亲弟弟,甚至儿子来宠爱的人,连声招呼都没跟自己打,就这样消失,放谁身上心情都不会太好。
出于对自家陛下的心疼,他们愿意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