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前两天李家的人上常家来了一趟,说是两个孩子都已经在一起了,现在常玲也高考过了,两家可以把婚事给办一办了。常婆子自始至终都看不上李家,无论是家境还是李宝库的人才,更何况之前有过那么一出,她一直相信女儿说的是对的,是李家的人对她纠缠不休。因此,即便是李家人好声好气,带着礼物上常家来商量事情,常婆子也并没有给李家人好脸色看。
如果按照常婆子以前的性格,肯定要把李家人给大打出去,但是现在女儿已经是准大学生了,她不能让自己的行为给女儿丢脸。于是她决定做一个有素质的人,虽然生气,但也仅仅是冷嘲热讽的把人给“请”走,并没有做什么出格的行为。
李家的人这次改了性子,没有敢大闹主要是因为林工,他在李家有话语权,李宝库求婚失败之后,李大兰气愤不已,回家就告诉了丈夫常玲有多么过分。林工作为一个局外人,知道李家人对李宝库有多偏袒,这件事儿常玲做的过分,李宝库也有不对的地方。
所以他就劝说妻子,常玲从身份上来说,应该是李宝库能找到的最好的对象了。如果想要以后日子过得和美,就歇了去大闹常玲的心思,两家大人坐下来好好商量一下婚事,而不是任由两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年轻瞎胡闹。
听罢丈夫的话,李大兰仔细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个理儿。于是找个机会回了趟娘家,先和自己娘讲道理,既然李宝库这么指望不上,不肯让那姑娘先怀孕,那就从常玲娘那边下手。这个年头,自己家未婚姑娘和男人住在一起了,那就是掉价的行为,如果娘家人知道遮羞,就应该让姑娘早早嫁过去。
李大兰和母亲商量的是,现在他们退一步,主动去常家庄找常玲父母说这个事儿,如果常玲父母是个上道的人,就应该和他们家一起,大被一盖,把所有的事都遮掩过去。这样以后即使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来,也好有个说辞,就说两个孩子早就有了婚约,是正经的处对象,当然两家父母都知道,只是碍于姑娘上学没有说出来罢了。
如果常婆子能上道那就不是她了,李家人把那话的意思刚露出来一点,常婆子就开始往外赶人。李家人到底是顾着常玲现在的身份,还是想结这一门亲事,因此即便是常婆子态度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好,李母和李大兰两人也没有在常家庄闹腾起来。
因此说起这个事,常家庄其他人是不知道的,但是李母找来保媒的中间人是李家庄的昆仑,这个人在李家庄地位很高,要不是看在李大兰丈夫的面子上,他是不愿来跑这一趟的。昆仑与秦安平交好,在闹剧结束之后,他将李母和李大兰送回家,然后转身来找秦安平,想找他拿个主意。?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在外人看来,能促成一段姻缘是一件有大功德的事情,但是放在常玲和李宝库这段情上,可真不好说,单看两家老人的脾性,以后这日子肯定就安心不了,更何况底下这两个当事人,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如果硬是把这两个人凑在了一起,一个弄不好就是一段孽缘。倘若两个人真的过成了一家人,日子过好了还好说,若是一方觉得日子过得差了,以他们的性子,肯定会把责任扣到媒人身上,这事儿在村里又不是没有先例。
听罢秦安平的分析,李昆仑心里的不安就更大了,按辈分他要喊李宝库的妈妈一声婶子的。李大兰母女两个,亲自到自己家里去请了两三次,自己刚开始是拒绝的,但是架不住李大兰拿着林工的面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请,于是不情不愿的就接了下来。现在这个事儿就像一个烫手山芋一样,甩也甩不掉,真是后悔当初一时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