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谁是猎手?(1 / 2)

第245章谁是猎手?

陈彼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而后跟随宫中的内侍走出府邸。

他在登上马车之前回过头看了一眼天上的明月,轻叹一声,他明白,今日自己前往长乐宫后,或者说从他踏进了这名利场的长安城后,他就已经在“戏”中了。

“走吧。”

上了马车后,陈彼神色不变。

身前的内侍驾驶着马车,带着这位陈氏的嫡长子、下一代陈氏家主,象征着天下读书人领袖的人物朝着长乐宫的方向而去。

当然,并不是直接前往长乐宫。

他拉着陈彼往大殿内走,手上的力气让陈彼无法挣脱也无法行礼。

陈彼只装作没有听懂刘邦话里面的意思,笑着说道:“当年先祖得到商君重用,也不过是巧合而已。”

当然了,这也是因为张良压根没有想要争夺什么的心思。

陈彼只是低着头听着,但却对此不发表任何的看法,等到刘邦说完了之后,才看着刘邦说道:“太子之事,事关重大,陈氏也没有什么看法。”

有人能够争得过陈氏的人么?没有。

“吱呀——”

他叹了口气:“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就是想让先生当我那几个逆子的老师。”

未央宫

届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再站在“中立”的角度去评判什么东西,他们都必须是亲自下场,无论是什么人。

什么人能与陈彼投缘呢?

陈彼幽深的望着远处,答案只有一个。

陈氏是那么好算计的么?

在四世皇帝胡亥登基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法在大秦实现这个事情了,于是再次归隐。

他看向陈彼,意味深长的说道:“有些时候,家族的绵延与世代显贵是在“动乱”中求取的,若是一昧的求稳、求保,可是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啊。”

他不仅没有放弃之前想要废太子盈而立刘如意为太子的想法,反而更加猖狂的进行了一些准备。

“当年陈氏先祖安国公陈野,不也是在险中求胜、得到了商君的赏识,从而成为了秦国的司寇,乃至丞相么?”

他同样是拿着陈氏这把屠刀告诉朝堂上的那些“中立派”们,你们没有中立的机会!

刘邦迫不及待的彰显陈氏的地位之特殊。

所以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留候张良、张子房已经决定退后一步,先撤为敬。

张良幽幽的叹了口气道:“岁月如梭啊,是时候该功成身退了。”

陈彼坐在马车上,神色淡漠,他当然知道刘邦的打算,但是他并不准备对此做出什么反应。

等到了大殿之中,刘邦才放开了陈彼的手,又提前开口道:“陈先生,朕许你见朕不拜、或者说,陈氏一脉的家主、嫡长子等见到朕都可以不拜!”

黑夜中,淮阴侯府伫立在这皇宫之畔。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赵王刘如意能够成为陈彼的弟子。

张良要走。

这个消息流传在长安城流传开来的时候,那些隐藏着的人就有了新的想法。

他们都得到了消息。

刘邦眼眸中神色一变,而后即刻收了回去,这才是打着哈哈说道:“被陈先生看出来了。”

承秦三年,陈氏嫡长子陈彼入长安城,得天子召见。

当然了——

刘邦听着陈彼的话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等待着后面的“但是”。

“若是随意废除,只怕朝堂之上的言语之声会更多。”

“后来的文安公、武安公等人,也都是如此。”

陈彼入宫了!

这个消息如同旱地惊雷一般瞬间感染了长安城中的诸多看客以及台前幕后的众多人们。

“心怀天下苍生之人。”

“不如直说便是了。”

“一味的置身事外,只怕会随着激流而不断的退却啊。”

听到陈彼的话,刘邦却是嘿嘿一笑:“陈先生虽然只来了长安城短短的几日时间,但应该已然感受到了这长安城中的风波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余诸子背后的人能信么?

当踏上一条路之后,没有任何人有改变这个航向的办法!

两人对视一眼,而后都晃然一笑。

“只是先生啊”

这等同是给了陈氏一個小小的特权,毕竟见到皇帝都可以不拜,见到其他人谁敢让他们拜?

他平静的看着刘邦:“陛下唤臣前来,也不会是为了这刚目的吧?”

张良坐在府邸之前,看着马车从自己的面前而过,轻轻地叹了口气,他冲着远处的马车拱了拱手,而后转身毫不留恋的进入了府宅之中。

“陛下诏臣而来,不如便让彼在国子监做个闲人吧。”

陈彼方才走到大殿之前,就听到大殿中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通东西碎裂的声音响起,伴随着吕雉愤怒的声音。

这就是刘邦的算计。

韩信拿着那帖子掂量了许久,最后还是放了下来,决定三日后去安居公府瞧一瞧,瞧一瞧这位到底想要做什么。

陈彼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的确是“见识”到了这长安城的波诡云谲。

太子少师?太子詹事?国子监祭酒?

前一个职位是虚职,中间一个职位在有太子的时候是实权职位,类似于“东宫丞相”这种地位,而国子监祭酒

这三个职位真的能兼任么?

毕竟如今可不是没有太子啊?太子刘盈正坐在东宫之中!

皇帝是什么意思?

太简单了。

夜风阵阵。

这就是陈氏的杀伤力。

“唯有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方才能够得到合适的结果,不是么?”

而同时传出来的,还有天子的一番话。

难道这是陛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决定不再摇摆,放弃赵王而坚定的拥护嫡长子刘盈为太子的前兆?

当所有人都这样想的时候,一个另外的消息传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