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刘恒的决心(2 / 2)

陈彼站起身子来,而后躬身行礼:“请陛下依法处置赵王及其一众党羽。”

这才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刘邦近乎是用一种笃定的语气说道:“代王已经拜你为师,你要为代王清扫皇位前面的障碍是么?”

“代王拜你为师,陈氏想要辅代王登上大位,这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刘如意竟然是这么的弱小。

刘邦进了这宫中后,便被宫中的冷清惊讶到了,依照他看来,赵王以及戚姬被处理了之后,整个后宫正在受宠的便只有薄姬了。

长乐宫中

刘邦望着坐在自己面前的陈彼,神色其实已经有些阴沉了。

自以为想清楚了陈彼动机的刘邦瞬间就平和了起来,他甚至噙着一抹笑意看向了陈彼,借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

刘邦甚至大手一挥:“虽然刘恒也不怎么类朕,但好歹比盈儿强上一些,你若是早跟朕说清楚不就好了?”

绣衣使者低声道:“赵王后的母家之人意图侵占皇陵附近的田地,那些田地是您赐给故“中车候”的,中车候以身殉武烈帝之前,将这些田地分发给了当地的黔首。”

而此次侵犯大汉边界的那位匈奴大汗虽然没有被杀死或者生擒、但却在两位将军的联手之下被迫狼狈逃窜。

这是大汉立国之后的第一场胜利,也展现出了大汉王朝的国力。

刘邦没有任何的掩藏,直接将自己心中的疑惑询问出口。

此等荣光,再次令陈氏牌匾上的那层并不存在的“灰尘”褪去,官渡陈氏再次成为了耀眼的世家。

薄姬夫人宫中

薄姬与刘恒正在说着闲话,外面突然脚步声响起,两人都有些茫然。

既然将匈奴逼迫到狼居胥山了,是否有可能将他们彻底赶走,让他们逃窜漠北或者更远的方向,让中原王朝彻底没有这个威胁?

他以为刘邦在得到了天下之后,会尽量的善待天下黔首,却没有想到短短的七年时间,刘邦竟然已经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薄姬微微抬头,神色中带着些许的柔和:“陛下所赐的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宝,但即便陛下所赐物品不是珍宝,臣妾也不会嫌弃。”

一场庞大的战事需要的不仅仅是“雄才伟略”的将军,还有大量的粮草支撑。

天子再次做了一件事情,但这件事情却并没有引起朝臣们的关注,因为这件事情很寻常。

赵王刘如意骄纵妻妾,霍乱朝政、侵占田地、罪及民众、肆意妄为,着收赵王之爵及国,幽禁深宫,无诏不可出。

“莫非是嫌朕赐下的封赏不够?”

他的声音冷淡而又有信服力,令人听到的同时就想要相信。

“代王。”

自此之后,长安城内唯有太子盈一个成年皇子了。

整个大殿内只剩下刘邦以及刘恒父子二人了。

简单来讲,打完了这一场仗之后,经历了秦末战乱的中原王朝再次陷入了贫穷的局面当中。

“陈氏所行,问心无愧。”

可是如今的大汉还能够支撑起来这么庞大的一场战事么?

他沉默的低着头:“我只是想要让父亲知道。”

他只是淡淡的望着刘邦的双眼。

这个时候刘恒称呼刘邦为父亲了。

刘邦静静的坐在那里,望着面前的刘恒,眼神中带着复杂的神色。

英杰们只会选择自己想要效忠的对象,并非是英杰们眼巴巴的求着皇帝宠爱自己、从而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

刘邦按了按额头:“什么事?”

但刘恒的话却让刘邦稍微有些“哑然”。

在这一年的冬天,天下黔首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或者说朝堂上端坐的诸公们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今日你在朝堂之上弹劾攻伐如意,怕是为了代王吧?”

刘邦眯着眼睛:“为何?”

即便是陈彼再怎么诉说,刘邦也是依旧坚定的认为陈氏这么做的目的,虽然有可能是因为“黔首”,但更多的应该是为了刘恒。

即便他从前已经足够耀眼了。

良久,父子两人之间的氛围已然变得凝固起来的时候,刘邦终于开口了。

刘邦神色不变,看起来有些阴沉不定。

刘邦猛的站了起来,眼神中瞬间带上了无尽的怒火,他看着那绣衣使者,而绣衣使者好像是没有感受到他的愤怒一样,继续说道:“当地有黔首喊出了“诛暴刘,复山河”的言语。”

“也正是因此,赵王后母家之人并不知道这些土地到底是什么情况,所以想要侵占。”

“父皇,陈氏不会因为我而忤逆您,哪怕您选择的不是我,依旧是如意、或者说是大兄也是一样的。”

大汉方才建立起来多少年?已经腐朽到了这种地步么?

他枯坐在那里,神色更加阴翳了。

问心无愧!

刘恒望着长乐宫的方向,心中的野心慢慢的滋生。

天子诏令:淮南王刘长、代王刘恒归封地。

皇帝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这里?

毕竟对于刘邦来说“武功”虽然重要,但是经过了赵王的事情之后,他开始慢慢的看向了黔首们,这个时候有韩信和陈得在,对付匈奴当然很容易。

“你这般告诉朕,就不怕朕处理掉你?”

帝王的宠爱,便是如此。

“最开始是要用钱财购买,村民们不愿意,后来”

当即行礼后带着侍女等退去了。

“我想要成为太子,想要成为皇帝。”

他不由得暂时放下了此行来此的目的,看着薄姬问道:“你宫中如何还是这般的冷清?”

但朝堂中的有些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却十分开怀的大乐。

它打不起仗了。

而刘恒在愣了一下后也没有丝毫的掩饰,直接点头:“是的,父皇。”

“后来似乎遭遇了流匪,一干村民几乎被屠戮干净了。”

思虑良久后,刘邦还是放弃了这个十分诱人的想法。

薄姬能够在戚姬受宠的情况下,还能够得到皇帝的宠爱,自然是因为样貌不俗。

似乎,这一场关于皇位的争夺,已经分出了胜负。

然则事情真的是这样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