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之人,要么歌颂秦始皇的大功,要么痛骂他的暴虐。</P>
其实都不全面。</P>
以一人之力缔造整个封建王朝基调的,是他!</P>
确实失去民心,造成统治后期重重隐患的也是他!</P>
秦始皇其实是一位孤独的伟大创造者。</P>
Zheng治上他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1</P>
这一套制度可老先进了。</P>
不但能彻底解决分封制带来的弊端,还能大大提高国家机器的运行效率。</P>
就是过于先进,不但六国贵族接受不了,他自己的儿子都接受不了。</P>
好家伙,人家之前的王子要是接不了老爹的班儿,好歹还能分一块领地,去当土皇帝去。</P>
到了他们这,直接废除了!</P>
那还有什么说的,搞风搞雨吧。</P>
军事上,统一六国,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修筑长城。2</P>
就这战斗力,要是再让他干上一千年,能把亚欧大陆都统一了信不信。</P>
经济上,度同制,改币制,重农抑商,发展交通。3</P>
人家那时候就懂,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P>
这个发展交通就是修建古代的高速公路,顺便还弄个了车同轨。</P>
后来发现陆路不够,还修人工运河补充,就是灵渠。</P>
文化上,统一文字。</P>
别小看这个统一文字,没有这个举措,我们今天出省就跟出国一样。</P>
直接语言不通文字不通,没法交流了。</P>
社会方面,秦始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学会了创建精神文明社会。</P>
那就是行同伦,统一道德和行为规范。</P>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不但直接把岭南地区永久纳入华国了版图,还直接给华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定好了基调。</P>
这些政令对于国家统一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好处。</P>
要知道,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P>
大家都有各自的文化、风俗、习惯、文字、宗教,没有一个秦始皇这样有大魄力的人来完成大一统。</P>
我们不可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4</P>
只会分分分,越来越分。</P>
分裂后还能走向大一统的基础就是,大家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概念。</P>
那就是我们都是华国人!</P>
这个概念,是谁给我们种下的?</P>
是秦始皇!</P>
他的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
经的起时间验证,经得起后人考证。</P>
两千多年后,我们理解了他,并且开始怀念歌颂他。</P>
问题是那个时代,没有人理解秦始皇。</P>
嬴政一生都在致力于缔造一个疆域辽阔,吏治清明,万民归心,再也不受外族侵扰的大一统帝国。</P>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取用了太多民力。</P>
当时秦朝总人口大约在两千多万,赶不上现代的一个大型城市。</P>
结果又是兵役、又是徭役,直接去了三百多万,还都是精壮劳动力。</P>
劳动力锐减直接导致了全国经济崩溃。</P>
民不聊生,反秦情绪直接到达了顶峰。</P>
各种歪理邪说,煽动情绪爆棚。</P>
这才有了所谓的“焚书坑儒”。</P>
焚书坑儒抓的是煽动百姓的游方术士,焚的是他们招摇撞骗的学说。</P>
秦朝可是法家治国,要真是焚书坑儒全给杀没了烧没了,那还有后世的儒家什么事儿啊?</P>
再说秦始皇什么本事,能把全国的书都给搜罗烧了。</P>
把所有的读书人都给杀了?</P>
不过是汉朝接棒后全盘借用了人家的制度,又不能说制度不好,只能使劲的抹黑我政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