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迁宫(1 / 2)

大唐封魔录 笑万夫 1518 字 8个月前

大唐封魔录:真魔劫

一、迁宫

飞鸽传书,第二天一早就将收复洛阳的消息传回了长安。

朝野上下为之震动,为之兴奋欣喜。

而其中最为得意跋扈的,莫过于元帅府行军司马李辅国了。

他甚至比两位皇帝更为高兴,骄傲。

他时常会想到高力士,这位曾经辅佐李隆基平定韦后和太平公主之乱,拥立新帝有功的权臣,就连皇子皇孙也要喊他一声“阿翁”,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何等的风光呀。

可以说,高力士就是宦官们,乃至满朝文武的榜样,为人臣者能做到那份儿上,才叫光宗耀祖啊。

不,不对,哈哈哈,现在的自己早已远非高力士所能比。

他不过是帮助李隆基老儿平定韦后之乱,剪除太平公主一党罢了。

自己不但辅佐太子,挨过了李林甫等人的长年打压,和玄宗皇帝的百般猜忌,更在关键时刻成功说服太子北上灵武登基称帝。

至于后来的收复长安,如今的收复洛阳,一切的一切,不过是自己成功拥立新帝的后续罢了,都离不开自己的功绩。

是啊,高力士已经不再是那个令自己羡慕、畏惧的人,而是一个碍眼的人,就连高力士背后那个老东西,都一样的碍眼。

这一天是上元灯节。

是大唐百姓最钟爱的节日之一,上到王孙显贵,下到庶民百姓,文武大元,商贾娼女,无不齐聚街头,赏灯观月,享受一年劳碌后丰收的喜悦,祈盼来年风调雨顺。

高宗乾封年间进士苏道味便曾写下佳句。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盛唐佳节的繁华与热闹,由此可见一斑。

今年的灯节,明显比往年清冷许多。

盖是连年战乱,再加上两京失陷,损失甚巨,无论百姓还是朝廷,都已无力再举办一场名扬四海的盛大灯会。

况且当今殿上的皇帝,长年潜居东宫,受尽了玄宗皇帝和李林甫等一般大臣的猜忌和排挤,早已习惯了冷清寡淡的生活,不大喜爱热闹。

灯会的事情索由李辅国去安排。

于是这灯会,便多了几分夸耀功绩的味道。

李辅国自然也不会自掏腰包去办这件差事,民间的财阀还是有的。

他许出几个官爵,便有人资助了还算可观的银两,足以把朱雀大街好好的装点一番。

李辅国特意骑着装饰奢丽的高头骏马,带了察事厅子的小太监还有一队禁军,在朱雀大街上来回游荡着。

当他转了一个圈儿,再次来到朱雀门前的时候,银盘一样的月亮,已经升的很高,他忽然意识到,东边兴庆宫的方向暗淡许多。

“呵呵。”

李辅国咧开嘴,忍不住笑出声儿来。

就在不久前的一天,冷雨连绵,忽而放晴,玄宗皇帝一时兴起,驾幸勤政楼,放怀远眺。

楼下路过的百姓见了,纷纷跪下山呼万岁。

有察事厅子的人,将这件事报告给李辅国。李辅国深为震怒。

百姓心里仍在挂念着玄宗皇帝,这是万万不可的。

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称帝,本就有违法统。

虽说后来身在蜀中的玄宗皇帝闻讯四天后,颁布了《明皇令肃宗即位诏书》,表面上承认了肃宗皇帝的合法性。

实际上却处处设置障碍,妄图架空肃宗的权力。

其一,肃宗所行政令等,皆须向玄宗皇帝汇报。

其二,玄宗可以“诰旨”形式,直接处理军政事务。

其三,肃宗、玄宗二帝所颁布诏书政令等,须事先互相通告知悉。

其四,也是更为关键的一点,玄宗皇帝把放弃全部皇权,定在“克复上京长安已后。”

洛阳收复捷报传到长安的当日,李辅国就使人写了一封奏报,通知兴庆宫方面,试探玄宗皇帝的态度。

结果老皇帝不但没有表示放权,还搞了勤政楼这么一出儿。

当时肃宗正称病修养,李辅国进而奏报,直言这是高力士、九仙媛等人密谋的诡计,意在试探民意,妄图收回皇权。

肃宗顾及父子孝道,语焉不明,没有明白表态,李辅国却如针在目,如鲠在喉,狠狠记下了。

望着灯火寥落兴庆宫方向,李辅国忽然心生一条毒计,脸上露出得意的阴笑,朝贺兰寿招了招手。

“走吧,去兴庆宫走一趟。”

李辅国说的随意,贺兰寿表情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