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之时,我痛斥满朝诸公见利忘义、心无家国,得陛下赏识,被任命为劳军使,不日就要前往凉州。”</P>
听到儿子这么说,纵使不懂朝政的妇道人家,也有些着急。</P>
“儿啊,不是娘说你,你怎么能在朝廷抨击满朝大臣呢,这不是把人都得罪了吗?”</P>
姚能正色回答道:</P>
“儿子当这个官就是为国效力的,得不得罪人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内。”</P>
“如果当官的都怕得罪人,那么谁还会说真话,整个朝廷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那就只是看起来其乐融融,实则千疮百孔。”</P>
说罢,姚能好似有些气愤,继续对母亲说道:</P>
“就拿今日来说,凉州大胜,讨论封赏之时,满朝文武都只言如何奖励都督高仙芝。而对凉州军无丝毫提及。”</P>
“高都督定然是此次大战的首功,这无可厚非,但打胜仗的根本是我大圣将士的浴血奋战。难道不应该先说说怎么奖励将士们吗?”</P>
“儿子并不是傻瓜,这些中枢高官如此抬举高都督的原因,儿子一目了然。可是如果连我都不跳出来说两句,那么谁还记得前线的将士,谁还在意战死的英灵?”</P>
在姚能心里,大圣朝强敌环伺,想要不被胡人欺凌,就必须善待那些普通的士卒。</P>
此次陛下突然决定派他前往凉州劳军,原因姚能清楚的很,他是朝中的怪人,但也是少有的聪明人,“怪”是因为他姚能有原则。</P>
姚能并不想卷入朝堂的斗争,这些事情对他老说,不仅是劳心劳力,更是浪费时间。</P>
他对朝中的党争深恶痛绝,也无能为力,一个兵部侍郎,能做好的只是本职工作。</P>
而这次陛下将他作为了一枚棋子,他是既高兴也忐忑,高兴的是担负劳军众人,不会寒了将士们的心。</P>
忐忑的是,他也变成了党争这个棋局上的一部分,虽然他不属于任何一方,但同样的走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P>
想着心事,姚能走到了院里,这些事情着实让他有些心烦,被陛下委以重任的喜悦已经一扫而空。</P>
突然姚能想到了一个人,不久之前刚刚认识本科进士,兵部主事褚三思。</P>
要说这个褚三思属于油嘴滑舌、机灵异常之人,姚能并不喜欢这种人。</P>
可是交流之下,他发现这个新来的小主事,办事利索且头脑聪明。</P>
逐渐的二人就成了朋友,深入交流下,姚能发现褚三思不仅可以精准的分析朝堂局势,更能预测下一步的发展。</P>
比如,仅仅通过自己对太子和英王两党斗争的解释,就准确预测到了今日朝堂两党的做法。</P>
现在姚能有些后悔,当日就该向褚三思请教一下面对这种情况他应该怎么办,就不会像今日如此莽撞了。</P>
想到此处,姚能决定,等天亮之后去见一下褚三思,问一问他对自己的处境有没有好的办法。</P>
毕竟涉及了两大党派斗争之间,这种感觉让姚能有些像被摆在架子上烤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