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建军天雄1(1 / 2)

通天十二年注定不安生,从年初与突勒的大战,到夏秋与吐蕃的大规模战争,战火甚至烧到了长安。</P>

“听说吐蕃太子被苏大将军追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要不是吐蕃大军提早接应就成了俘虏了?”凉州大营中,崔乾佑一边吃着烤兔子一边说道。</P>

“具体也不清楚,但是苏大将军在听说吐蕃人意图进攻长安后,就紧急集中了手中所有骑兵赶赴长安,最后又沿着陇右南路一线的山区将吐蕃太子追到了青海,据说吐蕃人的五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李询讲着自己知道的有限消息。</P>

“这一仗估计吐蕃人几年内不敢犯边了,几处战场他们至少损失了十万主力。”仗打赢了,崔乾佑作为边军军人也是由衷的高兴。</P>

不等李询说话,又笑嘻嘻的说道:</P>

“这次我定西营也算是立下了大功,不知道朝廷会如何赏赐我们啊,尤其是你这个主将,这次会不会再进一步。”</P>

李询闻声不说话,他心里清楚,这次自己恐怕不是进一步那么简单。</P>

“老三也是倒霉,这么大一战他没赶上,要不然也能挣一些军功了。”崔乾佑有些感慨杨历兴的运气差。</P>

李询擦了擦手笑道:</P>

“大哥,你这话可就错了,要我说这次他就是凉州军的头功,要不是他们斥候队拼死传回消息的话,我们全军都有战败的风险。”</P>

“你们是不是又说我坏话,我在外面都听到了。”说曹操曹操到,杨历兴拄着拐杖从外面走进来。</P>

见状,李询赶紧问道:</P>

“恢复的怎么样了?”</P>

“放心吧,这点小伤,我再躺和十天半月就没问题了。”杨历兴无所谓的说道。</P>

“你还想着再歇十天半月,梦做得也太甜了吧?”崔乾佑盯着他冷笑道。</P>

崔乾佑一句话说的杨历兴一哆嗦!</P>

“好了,你也别吓他了,这次立了大功,准许你好好休息一阵子,伤恢复利索了赶紧好好练。”李询旁边解围道。</P>

随后摸着下巴,看着天空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P>

“算着日子,朝廷的旨意应该快来了!”</P>

~</P>

凉州城外的官道上,数十人的队伍旌旗招展,缓慢向城门而来。</P>

朝廷的宣旨队伍又来到了凉州城,不同的是这次来的人换成了另一位兵部侍郎崔彻。</P>

此人的身份很有意思,与李询的母亲同出于清河崔氏,算是崔柔的族兄,目前也是清河崔家举足轻重的人物。</P>

自从当年太子周乾死后,因为崔柔的原因,清河崔家这些年过得并不好,虽然依然是顶级门阀,但是朝中最大的官就是这个崔彻了。</P>

也不知道皇帝此次派他过来有没有什么深意。</P>

因为来人又是一位侍郎,所以高仙芝这次同样带着满城文武前来迎接,与上次不同的是,李询站在了迎接队伍里。</P>

谁能想到,不到一年前,一个毛头小子如今却成了凉州军领兵大将之一。</P>

许多人看着李询挺拔的身姿,除了感叹李询运气好外,只能羡慕的说上一句“皇恩浩荡”了!</P>

宣旨队伍刚刚停下,崔彻还没来得及从车上下来,高仙芝就上前抱拳高声道:</P>

“崔大人一路辛苦,赶紧入城歇息!”</P>

除了行军打仗外,高仙芝做人办事也是滴水不漏,对朝中官员从来都是客气的很。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朝中风评极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