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祁连山脚下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草原刚刚冒出嫩芽。</P>
通天十三年,一支万人的骑兵队伍在银装素裹的敦煌城外集结。</P>
自从朝廷的补充兵力陆续到位后,李询就跟高仙芝申请全军移营敦煌。</P>
几个月来,天雄军在敦煌玩命的苦练,李询急于让全军形成战斗力。</P>
来到敦煌后,李询又逐渐招募了部分边疆青壮从军,终于将天雄军满员。</P>
而后对天雄军进行了调整,全军主要分为定西营,兵员为四千五百人,由崔乾佑担任主将。</P>
另外还新建了一支瀚海营,同样四千五百人的编制,主将为云阳。这让所有人都没想到,高仙芝亲兵营的头牌校尉居然跑到李询手下干活了。</P>
党云阳提出这个事情的时候,李询都被吓了一跳,高仙芝本来都准备让他当右骑军副将了。</P>
可是云阳只说了一句话就说服了所有人,“大丈夫当马踏四方,只要能收复西域,纵使只当个小兵又何妨!”</P>
虽然老领导成了自己底下的兵让李询依然感觉别扭,但是云阳确实是难得的人才,所以就委屈他做了瀚海营主将。</P>
另外天雄军还有五百人的斥候队伍,命名为红翎赤羽,统领为校尉杨历兴。</P>
而剩下的五百人就是李询的亲兵营了,装备最优,士卒素质也是最好,都是历次大战活下来的老兵。</P>
看着旌旗招展,整齐列队的一万骑兵,李询有些恍惚。</P>
从军一年多,自己已经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将了。</P>
而崔乾佑和云阳也确实厉害,仅仅几个月已经把这支军队训练的有模有样了,至少列队行军没有问题,不过战术配合还需要多加磨练。</P>
今天李询将队伍拉出来,就是为了检验一下训练成果。</P>
看了看身边的几位主将,李询轻轻说道:</P>
“开始吧!”</P>
“轰隆隆!”</P>
随着李询的一声令下,万人的骑兵队伍如两条黑色的长龙一分为二。</P>
各自数千人马,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开始列阵。</P>
首先展示的就是崔乾佑的定西营,作为李询起家的队伍,崔乾佑练起来不敢有一丝懈怠。</P>
在令旗的号令下,骑兵们略微混乱过后,就迅速排好了冲锋队形。</P>
随后纷纷手持武器,开始演练凿阵冲锋、梯次队形和侧翼迂回等战术。</P>
看着定西营整齐的锋线,李询笑呵呵道:</P>
“练得不错,有那么一股子气势。”</P>
继续点评说道:</P>
“不过各小队之间的配合还略显生疏,将士们出刀的时机把握也还不够完美,最大的问题是换一个地方,阵型还能不能保持的了。”</P>
崔乾佑抱拳说道:</P>
“将军所言极是,目前对于只是对基础训练掌握熟练,对战术要求的练习还不够,尤其是之前很多人骑马都费劲,所以理解起来也慢。”</P>
“已经不错了,短短数月就达到如此战果,看来最多再有半年就可以出战了。”李询并没有不满,反而对训练进展十分满意。</P>
想要训练出一支强军并不容易,步卒尚且要掌握队形配合、武器使用、阵型转换等,骑兵就更不用说了,毕竟中原军队不是胡人那样,生下来就骑马。</P>
“我们未来的优势在于整齐严谨的阵型和全军的执行力,所以战术训练一定要不能着急。”李询嘱咐道。</P>
扭头看向云阳笑道:</P>
“云将军,下面该瀚海营露两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