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相国认为应该如何奖赏李询呢?”皇帝玩味的问道。</P>
刘昌杰一笑,“具体的章程自然应该各部协商,最终陛下拿主意,不过嘛...”</P>
“臣认为李询立下如此大功,臣以为授予一个十六位大将军之职,封个郡公是理所应当的。”</P>
闻言,李牧马上嗅到了一丝不寻常,刘昌杰把调子定的这么高,肯定没憋着好屁。</P>
他当然不会认为刘昌杰真的在为李询说话。</P>
果不其然,刘昌杰的话音刚落不久,就有御史站了出来。</P>
“陛下,臣以为相国所言不可采纳!”</P>
女皇面无表情道:“说说!”</P>
“李将军诚然有大功于社稷,但远远到不了授予大将军之职封郡公的地步。且不说李将军资历尚浅难以服众,就说斩首率来说,朝中不止一个人超过其甚远。”</P>
此人叽里呱啦说了一大通,反正就是不同意李询受到重赏。</P>
按理说御史都在李牧的管辖之下,但是他知道这些人其实都是依附于各方势力,刚刚开口的人正是英王的人。</P>
而他站出来跟刘昌杰唱反调,看似矛盾,实则正是英王一系的计策。</P>
李牧相信,过会还会有人站出来,用更有力的理由来反对李询,此时还不到他站出来的时候。</P>
御史的话得到了许多官员的认同,朝堂之上好似形成了一股子风头,有官员小声议论着。</P>
皇帝看这种情形,心中冷笑,也开口道:</P>
“卿家说的有道理,不过李询立下大功不得不赏,否则会寒了将士们的心,不知谁有更好的建议呢?”</P>
听到皇帝问话,刚刚开口的御史已经完成任务,悄悄退下。</P>
而刘昌杰老神在在的站在殿中不再开口,今天如何阻扰李询,其实之前都已经安排妥当。</P>
马上就有人又站了出来,“陛下,今日大家都在讲李将军的大功如何受赏,而臣今日要参天雄军主将李询。”</P>
此话一出,殿中一片哗然!</P>
奖赏的事情还没有说清楚,怎么就有人要参李询。</P>
李牧皱皱眉头,继续保持沉默,且看对方如何出招。</P>
“臣参李询私设巡防营,有不轨之心。未经朝廷允许与西域各国订立条约,实乃大不敬之罪。”</P>
话掷地有声、事有据可查,此人一副铮铮铁骨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朝廷铮臣!</P>
仿佛沉醉在自己独树一帜的英雄气里面,此人扫了一眼百官继续道:</P>
“李询裁撤各国军队确实有长远考虑,但是私设巡防营未禀报朝廷,诸位可知西域二十国,就算每个巡防营只有一两千兵力,集中起来可就是数万可战之兵啊!”</P>
“再说,与他国签订盟约,必须由陛下和内阁商议,礼部出面。李询一口气就与西域诸国定下协议,置朝廷于何地?”</P>
说着冲皇帝跪下道:</P>
“臣请将李询押解进京,交有司论罪!”</P>
“疯了,此人疯了!”这是不少在场官员心中所想。</P>
好啊,人家前脚刚刚为国收复领土,你这后脚就要把人送进大牢。</P>
“哼,退一进二,最终达到目的!”李牧心中冷笑。</P>
不过此时没人接话,谁都知道李询是女皇眼中的红人,这时候还要看陛下怎么说,所有人的目光都谨慎的瞟向皇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