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我吏部众官员辛辛苦苦推举出的名单,刚刚递交到内阁,就被李大人否了,完全毫无理由。”郑丛马上大声控诉。</P>
“陛下要为吏部做主啊!”说着,众吏部官员一起拜了下去。</P>
皇帝没有说话,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李牧。</P>
李牧冷漠的看着郑丛,“郑大人不必如此作态,有事说事就好,全天下能有几个人能欺负得了你尚书大人?”</P>
闻言郑丛咬牙切齿道,“李大人也不必这副模样,是谁忠君为国陛下自有圣断。”</P>
皇帝挥挥手打断二人,“郑丛,既然你是来弹劾李牧的,那你先把事情说说吧!”</P>
“遵旨!”郑丛心中一喜,立马说道“自从陛下下旨为安西遴选可用官员之后,我等不敢怠慢。”</P>
“经过吏部诸位同僚的努力,遴选出众多经验丰富,且涉及各职位的优秀官员,准备上报给陛下圣裁。”</P>
说着恶狠狠盯着李牧道:“可是李大人看到名单后,就只是一句吏部的名单不符合安西实际就给我等否了,坚持不拿到内阁和陛下面前。”</P>
“今日,我等就是来弹劾李大人的,望陛下明断。”</P>
听到郑丛的话,皇帝没有立马下论断,而是看向李牧。</P>
“李爱卿,名单可有带来,拿给朕看看。”</P>
闻言,李牧从袖筒里将那份名单拿出来,递给了太监。</P>
皇帝翻来名单,从头到尾详细看了一遍,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P>
然后“疑惑”的问道,“李爱卿,这份名单确如郑爱卿所说,在朕看来考虑的还是比较全面。”</P>
谁知李牧的话惊到了所有人,居然反问皇帝“陛下真的认为全面吗?”</P>
众人一愣,李牧也太大胆了!</P>
李牧却一点不在意道,“诚然,这上面的官员确实有些能力出众,也可以说经验丰富,放在其他地方想来会让地方快速步入正轨。”</P>
“但,安西不同与中原。”</P>
说着李牧上前一步,“陛下,安西乃胡人聚集之地,且战乱刚平、新附朝廷,任何事情不可以常理度之。”</P>
皇帝眉头皱了皱,“朕不明白爱卿的意思?”</P>
“一派胡言,陛下,李牧儿子乃安西都护,李牧定然是为了安插心腹才这样说的。”</P>
皇帝露出了不悦的表情,看向郑丛冷冷说道,“郑爱卿稍安勿躁!”</P>
郑丛也发现自己的失态,赶紧闭嘴不言。</P>
“陛下,如果把中原官场的一套搬到安西,不仅不会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李牧说道。</P>
皇帝一边喝茶一遍道,“继续说!”</P>
“安西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与中原大不相同,让中原的官过去,他们按照管理中原百姓的方法管理着胡人,按照中原的制度行事,尤其是一下子带去一些中原官场的风气。”</P>
说着李牧看向郑丛,“郑大人,你说胡人习惯吗?刚刚收复西域,一个不慎就会引起西域大乱。”</P>
“哼!”郑丛瞪着眼睛,“那依你之见该选什么人去,难道找一些胡人进行科举再派回去?”</P>
李牧没有搭理他,而是看向皇帝,“陛下,依臣之见,可以从新科进士及国子监的学子之中,远一些愿意去西域的有志之士。”</P>
“这些人年轻有朝气,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官场痕迹,他们会根据安西的需要快速成长,未来安西都护府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安排。”</P>
听到这话,皇帝陷入了沉思,李牧的建议信息量太大,皇帝仔细揣摩着此中用意。</P>
而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声音。</P>
“李大人好盘算啊,不知以后这安西是不是就姓李了?”</P>
宰相刘昌杰终于也到了。